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区地处新疆若羌县东北戈边山一带,气候、交通条件恶劣,地质工作程度较低。文章利用多光谱ETM、ASTER卫星数据以及高分辨率Quickbird卫星数据图像,结合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对区内的岩性地层、地质构造开展了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地质解译工作,同时利用ASTER数据提取了区内羟基及铁染异常信息,结合野外调查成果,分析了戈边山地区成矿地质背景,总结了遥感找矿信息,为研究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遥感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沉积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侏罗世直罗—安定期伴随大华北盆地分化瓦解,直罗—安定组除在鄂尔多斯盆地呈整体分布外,在其周邻地区亦有大量零星分布的同期可对比地层。在现今盆地内,直罗组主要为河流相沉积;安定组以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湖泊相沉积为主。直罗—安定组的湖相沉积主要位于盆地东南部的古沉积中心部位,其堆积中心位于盆地西部的乌海—鄂托克前旗—平凉一线,堆积中心与沉积中心偏离。直罗组沉积前古构造格局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直罗—安定期的古地质面貌呈西北高东南低特点,南、北分异表现甚微。结合周邻同期地层岩性、岩相和现今构造单元形成时限等综合分析,认为直罗—安定期原始盆地的边界大致为:西在贺兰山之西,东达吕梁山之东、太行山以西,北抵大青山,南至秦岭。  相似文献   
3.
华北盆地南部构造样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南华北盆地典型地质剖面和地震剖面的研究,对盆地的构造样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厘定出5种主要构造样式,即逆冲推覆、伸展、走滑、反转和重力滑脱。在此基础上,由点及面地深入研究了该地区盆地性质和区域构造背景。探讨了华北盆地南部构造样式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勘探实践表明油气大多集中在伸展构造样式的圈闭中,同时也要加强逆冲推覆和反转构造样式的圈闭研究。   相似文献   
4.
何家集区长4+5—长6油层组储层砂体累计厚度较大,粒度较细,沉积相变快,储层物性纵、横向具有明显的非均质性。影响石油富集成藏的储集因素包括岩石学组分、沉积相、砂体展布、成岩作用及物性等,其中沉积相是最主要的因素,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是主要的储集体。何家集区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分流河道砂体带上寻找次生孔隙发育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苏里格气田西部盒8段地层水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推断地层水的成因,寻找天然气富集区,揭示气田油、气、水分布规律。苏里格气田西部39口井的地层水具有如下地球化学特征:①地层水阴、阳离子含量(r)高低差异悬殊,阴离子以Cl-占绝对优势,HCO3-和SO2-4含量很低,阳离子以Ca2+占优势,K++Na+含量也较高,Mg2+含量低;②地层水呈弱酸性,具中-高矿化度;③水型以氯化钙Ⅴ型水为主,局部有氯化钙Ⅳ型和Ⅲ型水;④地层水化学特征参数具有钠氯系数(rNa+/rCl-)低、脱硫系数(2×100×rSO42-/rCl-)高、变质系数[1/2(rCl--rNa+)/rMg2+]高和镁钙系数(rMg2+/rCa2+)低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气田西部盒8段地层水具有油气伴生水特点,属于天然气充注时留下的残余地层水,形成于封闭、还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地层水分布受砂体和成藏条件控制,可能有3种成因类型:孤立砂体封闭地层水、弱动力生烃气水驱替不完全的残留水及大砂体低部位滞水。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S108井区奥陶系一间房组是碳酸盐岩裂缝性油气藏。依据钻井、录井、取心、FMI成像测井以及常规测井,对裂缝进行识别。塔河油田S108井区的裂缝有构造缝、溶蚀缝和压溶缝,以构造缝为主,构成裂缝网络主体。裂缝发育期次有3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印支—燕山期,最重要的一期裂缝发育于海西晚期。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通过振幅变化率、相干体分析和波阻抗反演技术,预测S108井区一间房组裂缝发育带。S108井区奥陶系一间房组裂缝分布极不均匀,平面上主要发育在S108井区北部,受区域性断裂控制,两组不同方向断裂交会处和地层曲率最大处裂缝发育;垂向上主要集中于一间房组顶面以下50 m内,向下裂缝发育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蓟县系古油藏沥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蓟县系含硅质条带纹层状藻白云岩野外露头发现大量集中分布的天然固体沥青,沥青主要分布在蓟县系且自下而上穿过其与上覆下白垩统罗汉洞组界线进入到罗汉洞组紫红色砂泥岩中.沥青呈薄片状或脉状分布在岩石层面、孔隙和裂隙中.氯仿沥青"A"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和萜烷、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表明,沥青以低等水生生物和藻类有机质为母源,蓟县系纹层状藻白云岩是其可能的烃源岩.沥青反射率为2.7%~3.6%,与研究区延安组煤层(镜质体反射率为0.6%~0.8%)热演化程度极不协调,表明其受控干局部热异常事件.早白垩世晚期铜城碱性岩体侵入作用导致了蓟县系古油藏破坏而形成了古油藏沥青.研究区具有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和聚集条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蓟县系生烃潜力及其油气勘探前景值得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图5表2参18  相似文献   
8.
利用岩石薄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阴极发光等测试技术,分析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的碱性成岩现象及其形成条件,建立了碱性成岩模式。玛湖凹陷风城组是一套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富硅硼钠石岩和泥岩组成的混积岩。岩石中发育白云石环带、石英溶蚀、绿泥石和沸石胶结等碱性成岩现象。分析认为,这种特殊的碱性成岩现象是在特定的原岩、气候条件和成岩事件下形成的。中基性碱性火山岩为碱性成岩作用提供了碱性物质;干旱-湿热交替的气候促进了"碱性湖泊"的形成;埋藏后的水岩反应形成了特定的碱性矿物组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原岩-气候-水岩反应的多因素影响的碱性成岩模式。这种碱性成岩作用对于玛湖凹陷油气藏的保存具有相当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