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在起源和发展中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分析从原始石器时代、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发展的六个典型阶段两者兴衰的历史原因和相互作用,总结出山水画和古典园林发展的共通之处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专题研究     
21世纪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节能节地的前提下生活得更美好,使人类与地球生物和谐共存。随着市场对传统城市规划的影响增加,如何理解不同的规划设计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唯有清晰地认识设计与行为、资源消耗的关系才能在物欲横流下做出正确的判断,促使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 生态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目前影响较大的是生态足迹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国家、省域、城市的宏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本文将以美洲伊萨卡岛西部小镇上同一地块上三种不同的规划方案所产生的不同生态足迹为案例,将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微观尺度上的规划运用做详细介绍。——栏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3.
罗瑜斌 《华中建筑》2009,27(7):139-142
分析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探讨了保护资金匮乏的主要原因,提出保护资金的筹措途径、管理运作以及资金回报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罗瑜斌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09,27(8):204-208
根据村镇历史发展、功能特征、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物质要素特点,将珠三角历史文化村镇划分为传统农耕聚落文化型、侨乡外来文化型、建筑遗产型、革命史迹型、商贸交通型和名人史迹型六种类型,并归纳出其以水为脉、以祠为宗、以墙为围、以巷为网的村镇整体格局特征以及岭南传统文化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产业集群对珠江三角洲中心镇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珠江三角洲中心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集群在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空间形态、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对中心镇发展的影响,指出用产业集群思想指导中心镇经济发展和乡镇企业有序布局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罗瑜斌  李丹阳 《华中建筑》2014,(10):155-158
东莞高校校园建校模式大体分为传统集中式和现代自由式。两种不同的高校建校模式在校园规划、建筑形态、绿化景观和道路交通上各具特点,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校园建筑文化。为了研究两种高校校园建设模式给使用者带来的影响,该文采用问卷统计的方法对东莞6所高校校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使用者对现代自由式高校作出了相对较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保护规划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东莞南社古村和塘尾古村的保护规划从编制到实施距今已经过去十几年,两村均只实施保护规划的近期部分内容,中期、远期目标均未能实施。通过实地踏勘及问卷访谈对比两村的建成环境及使用状况,分别从古建筑保护与利用、道路修缮与使用、绿化景观建成环境以及基础环卫设施建设状况四方面进行评价。大部分居民对南社古村在这四方面的建设情况均表示满意,而对塘尾古村除了绿化环境以外,其余三方面满意度均为一般。针对实施情况及现实满意度评价,提出两村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历史文化名村内古建筑及巷道的修缮、绿化景观和环卫设施的改善主要依据保护规划进行,保护规划实施运作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村委主导型、政府与旅游开发商联手型、村委与旅游开发商联手型及村民自治型。通过实地踏勘及问卷统计发现:政府与旅游开发商联手型和村委与旅游开发商联手型的名村古建筑得到较好的修缮,再利用程度较高,公共及基础设施较完善,居民满意度也较高。本文通过对比不同的保护规划实施主体下名村保护与更新的实际效果及居民的满意度评价,以期为国内历史文化名村选择合适的保护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罗瑜斌  肖大威 《华中建筑》2010,28(1):161-165
回顾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发展,总结了现行保护规划技术流程的主要类型及存在问题,结合规划新理念进行理性思考和适应性归纳,提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系统的技术流程模式。  相似文献   
10.
罗瑜斌 《华中建筑》2009,27(12):114-117
以肇庆市大屋村为例,探索了一套以居民需求为起点,针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包括历史文化、人居环境、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四方面的主要矛盾而确定的规划目标、保护原则,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的新方法,使得规划既起到保护古村落的目的,又能满足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