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耿耀明  黄鼎业 《工业建筑》2003,33(9):29-31,68
静力弹塑性分析 (Push over)方法作为一种简便而且有效的结构抗震能力评价工具 ,近年来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在简要介绍该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将其推广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中 ,并通过具体算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配合比、不同碳纤维体积含量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弯折试验,得到碳纤维增强混凝土(CFC)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基于试验结果,提出碳纤维增强混凝土轴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数学模型,可为碳纤维增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涛  耿耀明  孔庆宇 《建筑结构》2020,50(13):95-100
北京学校中学部教学楼采用多层钢框架结构体系,为高烈度区学校建筑,为进一步提高其抗震性能水准,采用了消能减震技术。通过对金属阻尼器、筒式黏滞阻尼器和黏滞阻尼墙等典型减震技术的多方案综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黏滞阻尼墙方案,并给出了适用于中小体量建筑的小尺寸黏滞阻尼墙设计。经计算分析可知,采用该消能减震技术后,小震作用下结构基底剪力和层间位移角的减震效果显著,最大层间位移角远小于规范限值要求;大震作用下结构减震效果良好,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满足既定性能目标,主体结构构件大部分处于不屈服状态,仅个别构件出现轻微损伤,大震下结构抗震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配筋和未配筋的高性能混凝土徐变进行了深入的试验和理论分析。对12个高性能混凝土试件进行了为期360天的分析研究。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徐变表达式。希望为高性能混凝土长期性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试验数据和结论。  相似文献   
5.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郑毅敏  熊学玉  耿耀明 《工业建筑》2000,30(5):24-27,35
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优缺点和设计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筋的线型、摩擦损失和锚固损失计算、应力增量、正截面设计和锚具及转向块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混凝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内温度场分布以及温度效应。由于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离散性大,施工条件多样,使用环境千差万别,目前尚无对太阳辐射吸收率研究的系统而成熟的成果。结合太阳能利用原理和热工规范等,对不同颜色、不同粗糙度混凝土表面,进行太阳辐射吸收率的探索性试验,初步提出在考虑温度作用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其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率的建议取值。  相似文献   
7.
经过对国内外规范的分析和比较,结合局部受压的特点并考虑混凝土长期影响,提出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局部受 任承载力分两个阶段进行计算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崇明体育训练基地7#篮球馆为篮球运动员进行训练及比赛的场所,楼盖采用钢桁架及组合楼板体系,最大跨度达37m,由于其上进行有节奏运动,容易诱发楼盖体系的竖向振动,造成人员不适。分别采用规范中的简化计算方法及详细的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构的加速度响应,考虑了运动员跑动及跳跃等多种工况,并以0.5m·s-2为竖向加速度限值,给出了3种楼盖体系方案的舒适度评价。结果表明,可通过适当加大次梁截面及楼板厚度等措施来控制楼盖的舒适度,该工程楼盖体系具有适宜的刚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偏置核心筒结构和传统的居中核心筒结构受力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水平变形较大、扭转效应明显、墙肢拉应力较大等方面。以高度250 m大偏心核心筒结构为例,对比了钢结构体系与混合结构体系下结构的受力性能与经济效益。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从结构和构件两个层次研究了核心筒不同偏置程度、不同结构高度下的结构受力性能,在整体结构层面总结了竖向荷载下结构水平变形、结构扭转指标等随偏置程度及结构高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在构件层面总结了偏置程度对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伸长框架柱的方式可控制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水平变形,通过调整剪力墙厚度或设置支撑等方式可控制结构扭转,通过增设型钢或预应力的方式可达到有效控制墙肢拉应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辽阳市某商务综合楼塔楼是一幢椭圆形平面高层办公楼,其平扭耦联周期比较接近,制约了建筑平面的布置.对其弹塑性抗扭转性能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未设置端跨纵向抗扭转剪力墙的塔楼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均具有较好的抗扭转性能;分析并验证了塔楼周期比,偏心率与扭转效应θr/u之间的关系,提出规范以周期比作为结构的扭转控制指标有其不够合理的地方,建议考虑直接以θr/u作为扭转效应的主要控制指标.最后,对于平扭耦联周期比较接近结构的抗扭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