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通过自主研制一种次毫米过滤组件以实现高浓度污泥的折中分离.[方法]以获得平均浓度2.0~4.0 g/L污泥为目标,研究了5种不同孔径(0.10、0.30、0.47、0.80、1.00mm)的组件对次毫米过滤的平均通量及滤出液污泥浓度(MLSS)的影响.[结果]不同孔径的组件均可实现不同程度的污泥分离.组件孔径由0.10mm增大到1.00mm时,平均通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孔径0.80 mm时达到最大值,为353.7L/(m<'2>·h).就试验目标而言,孔径0.47mm的组件效果最佳,运行40min后得到平均污泥浓度为3.1g/L,对应的平均通量为282.3L/(m<'2>·h),为膜运行通量的30~60倍.[结论]组件孔径对滤出液MISS及过滤通量的影响较大,0.47mm孔径的组件较符合污泥折中分离的需要,且在该组件孔径下滤出液MLsS随时间的变化较稳定.  相似文献   
2.
采用次毫米过滤组件与厌氧反应器相耦合的方法处理模拟高质量浓度有机废水,研究了次毫米过滤组件孔径、反冲洗时间和容积负荷对出水水质的影响。3个月的试验运行结果表明,次毫米过滤组件孔径对出水水质影响最大,容积负荷次之,次毫米过滤组件的反冲洗时间最小。  相似文献   
3.
针对建设用地紧张、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污泥处置困难及出水TN/TP在线监控升级的实际情况,某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工程(5×10~4m~3/d)采用集成倒置A~2O和第二代长纤维C-PVC平板膜MBR工艺,为国内首例,该工艺具有通量大、易清洗、占地小、剩余污泥少、TN/TP稳定等突出优点。介绍了细格栅、沉砂池、生物池/膜池布置、膜擦洗风量等的设计原则,以及培菌启动的投泥、闷曝活化等关键环节;推荐采用变频压减膜擦洗风量和曝气干管加装节制阀来解决溶解氧偏高问题。调试结果表明,出水指标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COD则全时段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之Ⅳ类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4.
新型厌氧反应器COD去除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模拟高浓度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新型厌氧反应器对COD去除影响因素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试验研究,考察了污泥负荷、水力停留时间(HRT)、容积负荷、进水COD、VFA、出水SS等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COD去除的主要因素是污泥负荷、HRT和容积负荷,次要因素是进水COD、VFA和出水SS,当反应器内COD污泥负荷在0.297 2~0.464 7 kg.kg-1.d-1之间、HRT=7 h时,COD的去除效率维持在72%~90%。  相似文献   
5.
基于污泥减排的A~2/O-MBR工艺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沉砂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2/O-MBR组合工艺,对混合型城市污水进行中试研究,考察了该工艺在高效除磷和污泥减排方面的优势,并分析了除磷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TP的平均去除率为93.83%,最高去除率可达98.21%,出水TP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系统的COD平均污泥产率为0.22 kg/kg,低于常规除磷工艺的COD污泥产率即0.60 kg/kg,实现了剩余污泥减排。厌氧区硝酸盐质量浓度升高会导致TP去除效果下降,当回流比为2时TP的去除效果稳定而且平均去除率最高,而进水COD(<1 000 mg/L)的增减与TP去除率的增减基本趋于一致,试验期间温度、pH等对除磷效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郑州某一城市污水处理厂"混合型城市污水"的特征,以厂区曝气沉砂池出水作为处理对象,设计1套A2/O工艺强化脱氮中试装置。该A2/O工艺采用氧化沟作为好氧池,氧化沟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具有强化作用,同时可降低硝化液回流的能耗;当进水COD、NH3-N、T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13.6、22.4、34.2 mg/L时,经A2/O工艺处理后,对COD、NH3-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1.2%、84.4%、71.44%,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污染物去除和脱氮的效果,总体出水水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饮用水砷、氟含量超标问题,设计出一种分散型的家用净水器,以预氧化—吸附—膜处理为技术路线,以曝气—改良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反渗透膜为实际组成单元,分别对单独除砷、单独除氟、砷氟共除效果进行实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单砷浓度1.994 mg/L,单氟浓度(以F-计)4.925 mg/L,及砷氟共存砷浓度2.128 mg/L,氟浓度(以F-计)5.293 mg/L时,出水砷氟浓度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砷氟共除时,浓水砷氟含量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可以安全排放。说明此净水器方法可行,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改良Carrousel氧化沟组合的脱氮除磷工艺,进行混合型城市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采用3个池子串联驯化培养的方式,同时启动了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和改良氧化沟,重点介绍水解酸化池和改良氧化沟的启动过程。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和改良氧化沟采用接种污泥的方式启动,水解酸化池开始较小流量进水,后逐渐增大流量,可在20 d之内完成启动,出水清澈;改良氧化沟开始采用较大曝气量曝气,促使污泥中的微生物恢复活性,后加大流量,曝气量正常。在较短的时间内,COD去除率可以稳定达到80%以上,TN去除率达到50%以上,NH3-N去除率达到70%以上,TP去除率达到70%以上,启动完成;运行的4周内,系统排泥1次。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解酸化-厌氧-改良氧化沟多点强化氧化沟除磷工艺,通过对前置水解酸化反应器、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及二沉池污泥回流比的调控,对混合型城市污水进行除磷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TP平均分别约为557、5.9 mg/L,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7.5 h,污泥回流比为1,平均DO为2~4 mg/L,无外加碳源时,经上述工艺处理后,出水COD、TP平均分别为54.9、0.9 mg/L,COD、TP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0.1%、86.4%。水解酸化-厌氧-改良氧化沟工艺对混合型城市污水的除磷效果良好、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次毫米过滤(SMF)组件实现高含量污泥(MLSS)分区(A区和B区),为膜生物反应器(B区)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适宜的污泥质量浓度(5.0~10.0 g.L-1)。研究了回流体积比≥2.0条件下SMF组件(孔径0.47 mm)分离高含量污泥的运行特征及分区效果,对比分析了两区微生物实测与理论含量的差异,并考察了SMF组件耦合A区对营养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分离高含量污泥时,目标B区的污泥的质量浓度为2.0~10.0 g.L-1,对膜生物反应器是适用的;对应A区的污泥的质量浓度在15.5~33.5 g.L-1。SMF组件滤出液MLSS的质量浓度在1.4~4.2g.L-1,平均通量可达192 L.m-.2h-1。此外,SMF组件耦合A区对COD的去除率在8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