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5篇
水利工程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进行长期去除实际海水有机污染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O3-BAC工艺可有效去除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系统运行稳定,反冲洗对BAC去除有机物影响不大.对有机污染较严重的海水,臭氧投加量3~6 mg·L-1、氧化接触时间30~60 min、水温10.5~29.0℃、BAC滤柱HRT为1h情况下,O3-BAC 工艺对TOC、DOC、CODMn、UV254以及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在38%、34%、55%、55%、95%以上,出水可作为反渗透膜海水淡化的进水.  相似文献   
3.
开展了引江济太和引江济巢工程对太湖和巢湖饮用水源地富营养化关键指标TN和T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湖贡湖湾超过Ⅲ类地表水标准的指标为TN、BOD5和TP,引水期长江及入湖的TN和TP浓度基本高于贡湖湾;巢湖东半湖超过Ⅲ类地表水标准的指标为TP,长江水的TP和TN年均浓度均高于巢湖东半湖;在长江现状调水水质下,引长江水入太湖和巢湖不能有效降低两湖水源地TN和TP浓度。可见,外调水源虽增加了水量,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富营养化问题,必须坚持水量与水质并重,持之以恒地进行入湖及内源污染治理,从根本上实现湖体及水源地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4.
以地表原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生物活性炭(BAC)作为纳滤工艺的预处理单元制备饮用水的中试,考察了BAC对造成纳滤膜污染的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BAC对DOC、COD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29.0%、19.7%和37.0%.BAC滤柱的出水浊度略高于进水浊度,主要是出水携带破碎炭末及微生物所致,BAC出水中的颗粒物可被保安过滤器截留,BAC后设置足够的砂垫层或单独的滤池、超滤等单元可有效保障纳滤系统的安全.在2个月的连续运行期间,纳滤操作压力变化为0.32~0.37 MPa,膜污染程度很低,BAC作为纳滤预处理工艺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供水安全调研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今天,小城镇作为联结城市与农村的关键节点,其供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区位性特点,按东部、中部及西部将内地划分为3个区域,将小城镇界定为3种类型,进行了全国20多个小城镇的供水调研,在综述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小城镇供水安全保障研究,提出了我国小城镇供水安全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处理低温、低浊源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对北方低温、低浊源水的处理效果,并与直接超滤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直接超滤与在线混凝/超滤对浊度的去除基本无差别,所有超滤产水水样的浊度值均低于0.1 NTU;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可显著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率,且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与混凝剂投量有关;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对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提高显著,但对小分子有机物(特别是分子质量<1 ku的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提高不明显;在线混凝/超滤工艺可显著减缓膜污染,其膜污染类型主要是可逆的外部污染.  相似文献   
7.
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小城镇饮用水输送系统水质保障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小城镇供水系统调研,比较了影响我国小城镇饮用水生物稳定与安全的各项因子,建立了以DOC、BDOC、余氯和TP为评价指标,以管网水温和HRT为参考指标的评价体系,提出了保障小城镇管网水质稳定与安全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可为我国小城镇安全供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滦河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混凝-微滤工艺对原水中营养物的去除效果和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该工艺对DOC的去除率随混凝剂投加量的提高而增加,在FeCl3投加量为2mg/L时,DOC的平均去除率达到22.4%.该工艺可有效去除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和总磷,并分别达到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阈值要求(BDOC<0.25mg/L和TP<5μg/L);同时,工艺出水的细菌再生长潜力(BRP)比原水降低1个数量级.因此采用混凝-微滤工艺可有效提高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控制水中细菌再生长趋势.  相似文献   
9.
南北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取低碳氮比的两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南北方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特性分析,并相应提出了初沉池优化运行的建议。两座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的问题均比较突出,对于生物脱氮系统,进水中均为碳氮比的影响最大。进入雨季,相对于旱季两座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和水量均有所变化,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区别。两座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物、氮和磷的日变化规律不相同,极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但有机物浓度均主要受到非溶解性有机物浓度影响。两座污水处理厂进水中有机物组分比例不同,北方污水处理厂溶解性易生物降解碳源比例高,非溶解性慢速不可生物降解碳源比例低。两座污水处理厂根据进水水质特征采用不同的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均能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水是绿色建筑中不可忽视的环境因子,为指导、规范绿色建筑水循环过程的运行,有必要建立绿色建筑水循环评估体系。在参考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水循环的相关内容及国内相关手册、导则的基础上,建立了绿色建筑中的水循环评估体系,介绍了水系统规划、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雨水管理与利用、海水利用、绿化及景观等非饮用水、管材及器具与设施、节水指标等8项评估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