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建筑科学   3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1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濮城原油热处理中加入降凝剂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蜡原油常温输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热处理和使用由降凝剂EVA与油溶性表面活性剂202B组成之复配剂的综合处理方法处理濮城原油,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加入100~300ppm复配剂,原油的凝固点最佳时可降低23~27℃,表观粘度减小至200×10~(-3)帕斯卡秒(10℃,剪速24.3秒~(-1))以下,其低温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加复配剂前后,原油的流变性变化较大.此外,对热处理温度、冷却方式、终冷温度以及添加剂溶液浓度等处理条件的影响进行了考查.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表面凝固"现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主开发的图像分析软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含预制单裂纹的类岩石材料在单轴压缩下的变形破坏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基于试件全局应变场角度从细观层次量化分析、总结裂纹起裂、扩展的规律及岩石变形损伤演化特征。并采用断裂分析软件FRANC2D/L对相似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加载全程不同阶段的裂纹扩展路径及其应力场分布特征。结合试验与数值研究结果,细致地探讨裂隙岩石的细观力学机制与宏观力学响应之间的内在联系,该研究有助于提升人们对节理岩体工程灾变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4.
数字图像技术在节理岩体裂纹扩展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倾斜裂纹的岩石在单轴压缩下,会发生翼裂纹扩展并逐步损伤破坏。对含预制裂纹的类岩石脆性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采用两台高分辨率相机连续捕捉图像,经过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处理,得到了试件的全局应变场演化过程图,试验结果表明:当荷载达到一定阶段,裂纹端部观察到了明显的微破裂区,其形状为绕裂纹尖端逆时针转动82°的椭圆;荷载增大到最大荷载的85.6%时,微破裂聚集成核,端部开始形成宏观翼裂纹,裂纹的扩展过程就是高应变区不断蔓延的过程,也是微破裂不断发育、成核的过程;次生微破裂区以及反翼微破裂区发育缓慢,且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拉伸应力作用,翼裂纹是试件的主要破坏模式。最后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比较了裂纹尖端周围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规律,给出了采用应变方法分析裂纹起裂扩展的理论依据,并且验证了DIC系统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6.
7.
含蜡原油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冲 《石油学报》1985,6(3):85-95
本文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以凝固点,屈服值和表观粘度作为评价含蜡原油热处理效果的指标;我国含蜡原油热处理的较好蜡胶比范围为0.8~1.5;以各段最高不大于1.5℃/分的低冷却速率分段冷却,可得较好的热处理效果;以及简易的失流点,反常点温度区间划分法,并以此法得出我国含蜡原油的失流点高于凝固点6℃,失流点到反常点温度区间只有6~8℃,高于凝固点10~13℃即为牛顿液体。  相似文献   
8.
含裂隙岩体在外力作用下,内部裂纹会发生扩展,这会显著影响强度以及损伤特性。基于前期验证可靠的DIC系统,对含双裂纹的类岩石材料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捕获全过程的应变场演化云图以及岩桥区域应变局部化过程,研究发现:岩样呈现出显著的变形局部化渐进破坏特性;试验初期形成的应变局部化带基本确定了加载全程全局应变场的变化范围与变化趋势;基于试验研究,双裂纹岩样的贯通破坏模式可归总为4类:岩桥不贯通模式、裂纹内尖端贯通模式、裂纹内外尖端贯通模式以及裂纹外尖端贯通模式;岩桥角度及其空间排布在细观上影响了应变场局部化带的演化过程,宏观上决定了裂纹的扩展路径及岩样的破坏模式;岩桥贯通时应变局部化带的融合造成了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前波动",使得岩样强度降低,并且融合越慢岩样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