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篇
矿业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硅胶-聚合胺树脂在模拟硫酸镍电解液中深度净化除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离子交换柱在Ni2+70g/L,Cu2+0.5~2.0g/L,pH=1~4,温度20℃~60℃的模拟硫酸镍电解液中研究硅胶-聚合胺树脂从硫酸镍电解液中深度净化除铜的过程.用H2SO4浓度分别为1.0,1.5,2.0mol/L的解析液考察树脂的解析性能.结果表明,随料液pH增大以及温度升高,树脂对铜的交换容量增大,料液Cu2+浓度对交换容量影响不大.最佳吸附条件为料液pH=4,吸附接触时间30min,温度60℃.最佳解析条件为H2SO42mol/L,解析接触时间40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树脂的铜穿漏及饱和交换容量分别为0.378和0.496 mmol/mL-湿树脂,铜解析液峰值浓度可达38g/L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pH 3~7放射性废水中加入复合脱铀剂与氧化剂,通过复合脱铀剂与氧化剂的协同作用,快速净化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和重金属离子,实现放射性元素的深度净化,出水可稳定达到《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451—2011)中放射性元素、重金属等排放标准的限值,为放射性废水快速深度治理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锈钢板坯轧材经常出现的夹渣和表面翘皮现象,以实际生产条件为背景,对其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行为与水口工艺的相关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基于相似原理建立了相似比0.65∶1的物理模型,对不同浸入式水口结构和浇注工艺参数下的结晶器液面状态进行了流体动力学行为评价与比较优化。其中,主要研究了拉速、浸入深度、水口倾孔倾角(4°、8°、15°)、侧孔形状(矩形、倒梯形)等对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和表面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铸拉速和水口浸入深度对液面波动的影响比水口结构显著;水口上倾角由4°增大到8°、15°,结晶器表面流速有减小趋势,但因流股冲击深度减小,导致在结晶器弯月面处的波高增大。综合表明,针对实际连铸拉速1.10 m/min的需要,其适宜的水口结构为倒梯形水口侧孔、上倾8°,其在水口浸入深度110~120 mm范围内,液面平均波高为1.1~1.2 mm,平均表面流速约为0.103 m/s。同时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了优化方案和原方案,同样表明优化方案液面较平稳,剪切卷渣概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粗TiCl4铜丝塔除钒废水沉淀泥浆综合回收新工艺.该工艺由沉淀泥浆自氧化、碱洗脱氯、脱氯渣一次酸浸生产硫酸铜、一次酸浸渣苏打焙烧提钒和提钒渣二次酸浸5个主要工序组成.实验结果表明,粗TiCl4铜丝塔除钒废水沉淀泥浆在空气中能自氧化.沉淀泥浆在空气中堆放1个月,接近90%的金属铜变成CuCl2·2H2O,Cu2Cl(OH)3和Cu2(OH)3Cl;这些铜的氯氧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容易转化成Cu(OH)2;在控制液固比4-1,pH值为 11,温度为80 ℃的条件下搅拌1 h,转化率达96%.当酸浸液的pH值为2.0~2.5时,Fe、V、Ti等杂质留在渣中,浸出液蒸发浓缩至密度为1.38 g/cm3,冷却结晶得到的硫酸铜产品符合国标GB437-93的质量要求.酸浸渣按化学计量的2.5倍加苏打后在700 ℃焙烧3 h,焙烧后按液固比3-1加水在70 ℃搅拌1 h浸钒,水浸液按化学计量的3倍加氯化铵沉淀偏钒酸铵,偏钒酸铵在550 ℃热解2 h得到纯度为98.61%的V2O5.提钒渣再经二次酸浸.整个工艺过程铜和钒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8.63%和95.65%.  相似文献   
5.
6.
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热轧板和冷轧板常见的表面脱皮缺陷对后续产品合格率有着极大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手段,观察并分析该脱皮缺陷处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及元素成分,探究脱皮缺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热轧板脱皮缺陷表面及纵截面存在明显的嵌入型Cr、Mn金属氧化物,其化学组成与其常见氧化铁皮高度一致。此外,在热轧板脱皮缺陷纵截面EBSD扫描中发现有残余铁素体组织,轧制过程中该处两相组织热塑性差异可能导致微裂纹产生及后续高温氧化,从而表现为热轧板常见的氧化型脱皮缺陷。冷轧板脱皮缺陷来源于热轧板的隐性缺陷,其异常成分与中间包覆盖剂、结晶器保护渣等外来夹杂物基本一致,这些夹杂物在浇注过程卷入铸坯内部且多在冷轧过程得以暴露,并表现为夹杂型脱皮缺陷,形貌上包括直线型脱皮和剥落型脱皮。通过改进连铸中间包与浸入式水口工艺,可有效降低这类不锈钢轧材表面的脱皮缺陷比例。  相似文献   
7.
石煤提钒低温硫酸化焙烧矿物分解工艺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针对石煤提钒常压硫酸浸出能耗高、作业周期长的缺陷,提出石煤低温硫酸化焙烧矿物分解新工艺.以贵州凯里石煤为原料,对石煤低温硫酸化焙烧的时间、焙烧温度、硫酸加入量以及焙砂水浸工艺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先对石煤进行低温硫酸化焙烧处理,再将焙砂按液固比1.2 mL/g加水于100 ℃下搅拌浸出2 h,钒的浸出率可达78.2%;而在相同酸矿比和固液比的条件下,采用常压直接酸浸石煤时,在100 ℃下搅拌浸出48 h后,钒的浸出率只有67.8%.石煤通过低温硫酸化焙烧可有效强化矿物分解过程,缩短提钒作业周期,提高酸的利用率及钒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8.
新型硅胶-聚合胺树脂在模拟氯化镍电解液中深度除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型硅胶-聚合胺复合材料树脂SP-C在模拟氯化镍电解液中深度净化除铜工艺。在Ni2+ 70 g/L、Cu2+ 0.5~2.0 g/L、pH 1~4、温度20~60 ℃的氯化镍电解液中, 考察了该树脂对铜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随料液pH值增大以及温度升高, 铜的交换容量增大; 料液Cu2+浓度对交换容量影响较小; 最佳吸附条件为: 料液pH=4、接触时间30 min, 温度60 ℃。对比研究了盐酸、硫酸两种解析液, 硫酸显示出更好的解析效果, 最佳解析条件为: H2SO4 2 mol/L、解析接触时间4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每毫升湿树脂铜的工作交换容量及饱和交换容量分别0.453 mmol和0.540 mmol, 铜的解析峰值液浓度为28 g/L。  相似文献   
9.
采用铜钒化合物共沉淀技术处理铜丝塔除钒废水,回收其中的铜和钒,并考察废水中Cu和V沉淀效果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常温搅拌加NaOH将铜丝塔除钒废水的pH值调至3.0-4.0后,加入H202可将其中的V^4+氧化成V^5+,再补加Cu^2+使Cu与V的摩尔比增大到7.5-8.5,然后再加碱中和pH值至7.5-8.5,继续搅拌20min后过滤;滤液中Cu和v的浓度均小于2.0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滤渣中含Cu45%-60%、V11%~15%,具有很高的综合回收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