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高社  张紫昭  张军 《山西建筑》2005,31(10):209-210
结合某引水隧洞工程概况,分析了冒顶塌方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冒顶塌方的性质,介绍了合理的处理措施,提出了预防塌方再次出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新疆地域特点,在合理确定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疆地区煤矿土地复垦为草地的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新疆12处煤矿为研究背景,选取了待土地复垦单元土地损毁后的地面坡度、损毁土地深度或压占区堆积物平整量、复垦土源保证率、土地损毁造成土地产量的降低、地面塌陷或挖损后地下潜水位埋深、土壤中粘粒含量、覆土厚度、矿区河流径流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等9项因素作为评价因子,以12处煤矿的55个土地复垦单元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相应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模型,采用回代估计方法对学习样本逐一进行检验,正确率达98.2%,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伊犁一号煤矿矿井,对该煤矿的16个待土地复垦单元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理想,该评价模型可广泛应用于新疆地区煤矿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由于煤矿开采形成的地面塌陷已成为乌鲁木齐市主要的地质灾害问题之一,从时空分布、影响因素以及发生破坏机理等方面,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西山大浦沟垃圾填埋场地面塌陷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面塌陷的分布与煤层分布特征一致,地面塌陷的规模与开采煤层的厚度及开采程度有关,其中B1煤层是本区开采规模最大,形成的采空区规模也最大,同时对公路工程的危害也最大;研究区开采煤层产状陡立、采空区顶板岩性软弱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是诱发地面塌陷主要的因素。基于对乌鲁木齐西山大浦沟地面塌陷发育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疆某金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紫昭  程文瑜  刘军 《黄金》2014,(3):68-72
新疆某金矿为中型矿山,2014年将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针对该金矿开采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选取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4个指标分析了各矿建设施和破坏土地单元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采用快速聚类分析法将各评价单元划分为三类,即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最后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选取开采深度、煤层倾角、开采厚度、工作面斜长和底板抗破坏能力5个影响因子作为影响底板破坏深度的关键因素,以28例底板破坏深度实测数据为基础,根据趋势面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底板破坏深度的趋势面分析预测模型,并用于曹庄煤矿9604工作面的底板破坏深度的预测。其结果表明,应用趋势面分析法预测底板破坏深度的误差率为0.07%~5.91%,与实际相差较小,是一种简便可行,结论可靠的底板破坏深度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区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析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紫昭  隋旺华 《煤炭学报》2017,42(2):344-352
充分考虑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结合新疆地区煤矿地质环境破坏特点,建立了适合该地区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由矿山开采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规模、地质灾害威胁人员数量、涌水量或工业废水排放量、矿山设施挖损或压占破坏土地后或地面塌陷后地面主导坡度、地面塌陷或挖损最大深度或压占堆积物最大高度、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程度等6个因素组成。以新疆地区17个煤矿的88个评价单元作为学习样本,建立了新疆地区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模型,采用回代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符合率达96.6%。将该评价模型应用到新疆科尔克煤矿,对该煤矿的9个评价单元进行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新疆地区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作为规范评价的一个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7.
在对矿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包气带渗透性又是水文地质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准东煤田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十四个能源基地之一,为查明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包气带渗透性特征。本文选用双环法开展包气带渗透性能的研究,最后对矿区煤矸石浸出液进行淋溶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中新生界碎屑岩类层间裂隙孔隙水,富水性弱;研究区内包气带厚度一般在0.63~7.91m之间,岩性均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粉细砂;区内场地包气带渗透系数在0.000 167~0.002 264cm/s之间,其防污性能级别均属于"弱";场地内煤矸石样品浸出液在经雨水淋滤后会对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五彩湾矿区一号矿井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该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研究区含水岩组的分布特征以及富水性,可以划分为五个含水岩组和一个相对隔水岩组,其中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该含水层主要接受东南部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径流,以向西北侧向径流及蒸发的方式排泄;研究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SO_4·Cl-Na、Cl·SO_4-Na和Cl-Na为主;基于地下水水质标准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水中多项评价因子超标,超标原因主要由蒸发作用强烈、放牧和野生动物活动,以及区内北部卡拉麦里山地下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加热方式下煤岩内部裂隙在热力耦合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建立了微波和常规加热两种数值模型,考查了不同温度场分布特征下裂隙周边应力应变场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温度场分布具有内高外低的特征,此时裂隙周边分布的应力多为压应力,且数值较大,裂隙边界位移表现为向内收缩;常规加热,温度场分布具有外高内低的特性,此时裂隙周边分布应力多为拉应力,但量值较低,裂隙边界位移表现为向外扩张;热源越靠近裂隙压应力越明显,反之拉应力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气流形成的风幕可以有效的解决井下通风与交通的矛盾,为提高风幕阻隔风流的效率,利用正交实验的方法设计了影响矿用风幕阻隔效果的6因素5水平实验,以数值模拟的方式完成实验。结果表明:射出角度为最大影响因素,风幕回风口与射出口间距对风幕阻隔效果亦有较大影响,随间距的增大风幕的阻隔能力可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