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8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0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从金精矿中提金的主要方法,包括氰化法(炭浆法、炭浸法、树脂法、生物氧化法)和非氰化法(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卤素法等)。总结了氰化法提金和非氰化法提金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另外,本研究还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为今后研制出既高效又清洁的提金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某石英脉型金矿,原矿金品位为7.62g/t,通过重选+浮选的联合选矿工艺选别后,其尾矿中金品位为0.75g/t,总回收率在90.50%左右。为进一步研究尾矿中金的可回收价值,开展工艺矿物学研究,以查明影响金在选别过程中流失的矿物学因素。通过工艺矿物学自动分析仪(BPMA),扫描电镜(SEM-EDS),XRD等对尾矿开展工艺矿物学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尾矿中的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偶见银金矿;金矿物主要以与脉石裸露连生的形式存在;其次包裹于脉石矿物中;还有少量为单体;另有少量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分布于磁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中;金矿物的粒度极其微细,基本都分布于10μm以下,且有近一半分布于5μm以下。损失的金矿物主要以与脉石连生的形式存在,且粒度十分微细,通过再磨-浮选进一步回收的难度较大,裸露金含量超过60%,可采用堆浸对金回收,以提高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安棚深层系钻井中可钻性差、研磨性强、地层自然造斜力强以及易缩径等技术难点,形成了利用地层自然造斜规律技术合理移动井口位置、钻头优选技术以及导向钻井等五项配套技术,提高机械钻速63.79%,缩短钻井周期63.31%,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5.
文章通过液相法制备了新型环保防锈颜料聚合磷酸铝铁,并进行了红外吸收及XRD物相表征。测试表明:与纯三聚磷酸铝比较,产物傅里叶红外吸收峰位向低波数方向移动,X射线衍射峰向小角度方向偏移,由此可判断Fe3+已进入了Al PO骨架结构,形成了磷酸铝铁复合物,其在金属防锈领域将会有较大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某金矿浮选尾矿金品位偏高,具有回收价值,对该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分析和选矿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分析表明,尾矿中金矿物主要以三种形态存在,分别为难解离金矿物、易解离金矿物、单体易回收金矿物,后两种金矿物回收较为容易。试验结果表明,将其磨矿细度(-200目含量)提高到60%,浮选时间延长7 min,尾矿金品位降低至0.18 g/t,通过将磨矿细度(-200目含量)提高到80%,尼尔森重选也可将尾矿金品位降低到0.17 g/t,为现场制定改造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密闭取心技术在双河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双K234井等三口井的取心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选择合适的密闭取心工具、取心钻头,采用油基密闭液,优化钻井参数,取得了收获率97.10%和密闭率91.30%的良好应用效果。该项技术在双河油田的成功应用,对于准确获取该油田特高含水区块的油藏地质数据,开展不同油层水淹程度与剩余油分布情况的研究,优化开采方案,提高该油田的采收率及原油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内蒙某锌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对该矿石开展了系统性的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石中含锌8.25%,矿石中硫化锌中的锌占40.12%,碳酸锌中的锌占49.09%,硅酸锌中的锌占8.39%,其它部分锌含量为2.42%;矿石中的主要锌矿物有菱锌矿、闪锌矿(含铁闪锌矿)、异极矿;另有黄铁矿、磁黄铁矿、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等铁矿物,方铅矿、白铅矿,铅硬锰矿等铅矿物,微量的黄铜矿和赤铜矿等铜矿物;脉石矿物主要由石英、方解石、重晶石、天青石和少量或微量的云母(绢云母、黑云母等)、长石(钾长石、钠长石、斜长石等)、粘土矿物、辉石、闪石、绿泥石等组成,为该矿石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主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影响液压压下系统动态性能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伺服阀、压下油缸对液压压下伺服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压力变化率方程的意义和作用,并对其作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