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初始组织状态对27Cr-4Mo-2Ni钢中sigma相析出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态试样经800℃时效处理后sigma相沿chi相在晶界析出以及少量晶内析出,热轧变形及冷轧时效过程产生的亚结构,以及TiN颗粒周围的高应变区域为sigma相析出提供了额外的形核质点,显著加速了 sigma相析出,而冷轧变形对sigma相析出的加速作用较热轧变形更加明显.Sigma相析出明显提高试验钢的硬度,但严重恶化其塑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拉伸试验机,对AZ31镁合金板材弯曲限宽矫直前后不同状态的显微组织、室温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原始板材经弯曲限宽矫直以后,试样组织中出现大量拉伸孪晶,拉伸孪晶比例达30%,晶粒尺寸明显减小.弯曲限宽矫直后,织构由原来典型的(0002)基面织构变为向RD方向旋转.弯曲后板材的抗拉强度和...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薄带连铸条件下Cr17铁素体不锈钢薄带坯的初始组织及织构,并重点对常规连铸坯和等轴晶薄带坯在轧制及退火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薄带连铸条件下,通过调整熔池内钢水的过热度可以实现对薄带坯初始组织、织构的有效控制.在较低的过热度(20~40℃)条件下,可以获得具有全等轴晶组织和随机织构的薄带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双峰织构类型的AZ31镁合金板,以改善板材微观组织和弱化基面织构,研究微观组织对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影响规律,以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方法 通过弯曲限宽矫直技术对0°、30°和60°轧向切样的板材进行热加工以预制拉伸孪晶,获得双峰织构类型的AZ31镁合金板材,通过EBSD获取板材的微观组织。对RD、45°和TD方向的原始板材进行室温单向拉伸实验,获得板材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及力学性能参数,并计算r值(塑性应变比)与n值(应变硬化指数)。结果 弯曲限宽矫直技术可诱发大量拉伸孪晶形成ED偏转织构,将偏转织构与基面织构共存的板材称为双峰织构类型AZ31镁合金板材。拉伸孪晶的出现显著细化了晶粒,弱化了基面织构强度,使板材的屈服强度下降,极大提升了材料塑性。其中30°轧向切样的板材ND面塑性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改善效果最好,其r值最小、n值最大。结论 双峰织构类型能够弱化AZ31镁合金板材基面的织构强度,提高材料塑性。拉伸孪晶含量越高,板材的强度与塑性越好,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改善效果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铸带、冷轧、脱碳退火的组织及织构。研究表明:取向硅钢铸带由铁素体及细碳化物组成,其中表层为细小等轴晶,心部为粗大等轴晶,次表层为粗大柱状晶。铸带主要织构为{001}织构;冷轧组织为拉长的纤维组织,冷轧织构主要为较强的α和γ纤维织构;脱碳退火组织主要为细小的等轴晶,织构主要为弱α和γ纤维织构组分。  相似文献   
6.
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生产取向硅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及工业化应用等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些专利技术,但仍处于中试阶段。我国已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薄带连铸技术试制出取向硅钢原型钢,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磁感指标达到B8=1.94 T。薄带连铸生产取向硅钢的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凝固组织控制、抑制剂析出行为、高斯种子起源、冷加工塑性等方面。本文围绕薄带连铸技术制备取向硅钢的工艺要点和难点,概述了国内外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采用弯曲限宽矫直增厚技术在具有强基面织构的原始AZ31 镁合金轧制板中预置拉伸孪晶,研究了弯曲限宽矫直处理前、后镁合金中微观组织和织构的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弯曲限宽矫直处理后合金中的强基面织构被消除,转化为RD方向偏转织构,获得含量为22%的拉伸孪晶界,晶粒尺寸由(11±3)μm减小为(6.4±4)μm;再经过300℃×60 min退火处理后,RD偏转织构强度峰值由7.4降为6.0,晶内仍保留大量拉伸孪晶,晶粒尺寸增加到(7.7±4)μm,其断后伸长率为13.5%,屈强比由轧制态0.63 降至0.32,有利于改善塑性,提升镁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热轧后补热工艺对27.6Cr-3.7Mo-2Ni超级铁素体不锈钢中σ-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热轧组织冷却过程中易形成σ-相、Laves相等脆性中间相.热轧后经1150℃短时间补热可以消除热轧变形组织,形成完全再结晶组织,有效减弱σ-相析出动力学,为热轧后冷却提供了更宽的时间窗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ZL205A铝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流动应力行为,为材料数值模拟提供参数依据。方法 利用高低温电子万能材料实验机和霍普金森压杆设备,在不同变形温度(20~400 ℃)和应变速率(104~2 200 s1)下进行准静态拉伸实验、高温拉伸实验以及高应变率动态压缩实验。对实验所得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力学性能分析,考虑到霍普金森实验下的材料绝热温升,构建了ZL205A铝合金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实验数据进行比对验证。结果 在室温低应变率(20 ℃、104~101 s1)条件下,随应变率的增大,材料的流动应力变化不明显;当材料屈服后,随着应变的增大,材料流动应力增大的趋势变大,应变硬化作用占主导。在室温高应变率(20 ℃、500~2 200 s1)条件下,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流动应力与室温低应变率时的数据变化不大,考虑到高应变率下的实验时间短、变形大,材料变形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出,受温度升高的影响,材料在高应变率范围内的应变率强化效应不明显。在高温低应变率(100~400 ℃/0.001 s1)条件下,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流动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表现出较高的温度敏感性,当温度高于200 ℃时,材料产生拉应力回调现象。结论 根据材料真应力-应变曲线,获得了材料的Johnson-Cook本构参数,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材料在不同状态下的流动应力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矿井通风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好教学培训关系,突出"以导促教,以做促学,导教结合"为矿井通风实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利用教学矿井实训条件,将矿井通风理论授课与课程实训相结合,设计了矿井通风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同时改变了传统针对知识点的考核方式,采用注重过程、考核能力的评价方式。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团队协作、安全操作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