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
工业革命导致以CO_2为主要成分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上升。论述了对CO_2的控制方法,除传统的吸附方法外,着重讨论了利用纳米材料、藻类、木炭三种新型的捕集CO_2的方法,以此降低温室效应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介孔泡沫材料具有超大介孔、开放式孔结构、孔径可调等特点,在催化剂载体、酶固定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手性介孔材料除了具有常规介孔材料的特点外还具有手性,因此在立体化学领域具有潜在的研究与应用价值.综述了介孔泡沫材料以及手性介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循环水-水源热泵供热与直接抽气供热的方式,水源热泵回收低品位的电厂循环水余热具有显著的节能潜力。利用水源热泵技术回收低温电厂循环水余热,实现了能量从低品位到高品位的转换,符合能源梯级利用原理。通过计算分析得到水源热泵供热优于常规供热的临界参数,当抽气温度达到188℃,利用水源热泵供热比抽气供热更节能。  相似文献   
4.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前躯体,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Brij98)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复合模板剂,硝酸铈和尿素为掺杂离子给予体,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氮铈共掺杂介孔TiO2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为锐钛矿晶型,具有7~10 nm的均一孔径,掺杂能够阻止TiO2的相转变,提高TiO2介孔结构的热稳定性.当共掺杂催化剂含氮2%、铈2%(物质的量分数)时对造纸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72%.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内外对Ti基还原CO_2的研究成果,对TiO_2还原CO_2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TiO_2改性材料的界定,分析了其改性材料的原理,并通过对改性材料的机理分析,指出了改性材料在弥补TiO_2本身材料不足方面的优势。最后,系统阐述了4种改性材料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综合了6种钙基吸附剂的改性方法,分别为:加入有机酸;加入氯化氢;添加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如MgO和MnO_2;在煅烧和碳酸化阶段加入蒸汽;通过高强度的声波脉;燃烧生物柴油的副产品。分析了6种方法的优缺点,研究了提高钙基吸附剂循环捕集CO_2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氮铈共掺杂介孔TiO_2的制备及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前躯体,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Brij98)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复合模板剂,硝酸铈和尿素为掺杂离子给予体,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氮铈共掺杂介孔TiO2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手段对所得产物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材料为锐钛矿晶型,具有7~10nm的均一孔径,掺杂能够阻止TiO2的相转变,提高TiO2介孔结构的热稳定性。当共掺杂催化剂含氮2%、铈2%(物质的量分数)时对造纸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效果最佳,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72%。  相似文献   
8.
氮镱共掺杂TiO2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和硝酸镱分别作为氮源和镱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氮、镱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分散X射线能谱(EDX)等分析手段表征产品结构和光学性能.考察了光照时间、pH、催化剂中含氮摩尔百分量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生活污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紫外光照射4 h,体系的pH=4、氮与钛的摩尔百分比为3时,对生活污水的光降解效果最好,COD去除率可达79.6%,色度去除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TiO_2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其催化还原CO_2的反应机理。分析了非金属沉积、贵金属沉积、半导体复合和有机光敏剂改性等4类Ti基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_2的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