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2.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等特点,与智能电网的设计需求相契合。虽然区块链为电力交易账本及操作提供了强大的加密保护,但底层的区块链网络仍然容易受到潜在攻击行为的威胁。为了进一步了解电网区块链网络生态的潜在运行规律,提升电网区块链网络针对非法交易行为及已知甚至未知攻击行为的安全防护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实时数据分布式异常检测的电网区块链安全防护方案,将深度学习模型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实时收集区块链网络中的多维度运行数据,并利用数据降维技术对所收集的多维样本数据进行数据特征降维;基于深度学习的异常检测技术构建电网区块链网络数据预测模型的分布式应用架构,通过超参数搜索方法多轮优化预测模型;将已降维样本数据通过预测模型,输出对应输入序列的时序预测结果,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时数据通过分类器判定,对于判定结果为异常的节点进行访问控制权限限制,以达到安全防护目的。  相似文献   
3.
当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接入弱交流系统时,如何与交流系统保护的重合闸策略配合需要深入研究。以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例,研究了交流线路重合闸期间系统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柔性直流的故障穿越的控制逻辑,分析了断线故障下原有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断线故障之后,柔直的正序控制器和负序控制器不能完全解耦,造成控制系统不稳定。并且可能造成故障相过电压,在故障恢复时候可能使桥臂过流。因此,如果单根线路带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发生接地故障时,应该在故障时间内尽量减少柔直的功率传输,或者不启用交流进线的重合闸功能。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实验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实验所得到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存在数据缺失的现象,不利于数据的后续使用.如何在不丢失数据信息、不影响数据整体使用的情况下,对实验数据进行估计、填充已成为目前生物信息学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利用核加权函数提取与缺失值所在的行列具有最大相似性的行列信息,提出了基于双向核加权回归估计的算法.在回归过程中同时考虑基因表达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问相关性信息,使回归算法使用的信息更加充分.通过与其他缺失值估计算法相比较,加权双向回归算法的估计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对于中国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及能源电力区块链技术标准化现状。其次,基于国内外能源电力区块链标准体系均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首次提出能源电力区块链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研究思路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标准体系中的基础共性、核心技术、服务、业务应用、保障等关键组成部分。最后,深入分析标准化现状和需求,构建综合标准实施评价模型,制定了能源电力区块链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计划和评价方法,为能源电力区块链技术的实施应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简称张北工程)将建成世界上首个柔性输电直流电网。不同于以往的多端直流工程,张北工程采用直流断路器对线路故障进行隔离。四端口字型网架结构为潮流提供迂回和备用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流电网。根据张北工程各个换流站所连接交流系统的特点,研究并提出了针对该工程的控制系统架构和协调控制的相关功能,以及有无站间通信方式下具体的控制策略。通过闭环RTDS实时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赵丙镇  李达  王栋  郭庆雷  俞果 《中国电力》2022,55(10):191-200
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对于中国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全面梳理了国内外区块链技术及能源电力区块链技术标准化现状。其次,基于国内外能源电力区块链标准体系均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首次提出能源电力区块链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研究思路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标准体系中的基础共性、核心技术、服务、业务应用、保障等关键组成部分。最后,深入分析标准化现状和需求,构建综合标准实施评价模型,制定了能源电力区块链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实施计划和评价方法,为能源电力区块链技术的实施应用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能源电力项目工程数据生成过程中多节点之间信息流转不及时、信息易被篡改以至于数据追溯和存证验证困难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区块链的能源电力数据验证与追溯模型,利用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对数据进行上链验证存储,并且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授权将数据开放给特定权限的用户,实现相关参与角色之间的信息互通,使得上链数据可以有效追溯。同时,引入链上数据评分卡机制,对相关人员的数据上链操作进行在线评价督促,提出了加入跨链实时验证方法,以确保链上文件数据内容的跨链有效可验,从而解决了能源电力场景中存在的数据存取验证与追溯模型机制关联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