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7篇
能源动力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搭建三维电气几何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侧向短针的工作机理以及影响因素。搭建输电线路实体模型来实际模拟山区输电线路走廊,并通过大量重复放电试验统计各工况下的试验绕击率。研究表明加装侧针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雷电绕击率,侧针长度与安装角度对保护效果都会造成影响。研究结果可以对塔头侧针在输电线路防雷改造中的应用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并联直流接地极抑制上海区域直流偏磁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直流偏磁产生原因及安装于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抑制装置进行简述的基础上,考虑上海区域多直流落点和多接地极的特点,提出了用并联直流接地极去抑制上海区域直流偏磁的方法。根据设计单位资料,对并联用特高压奉贤接地极、华新换流站接地极以及南桥接地极建立了电极模型并获取了各500 kV变电站等效电阻。根据上海区域地质结构和土壤电阻率实测数据,建立了由浅沉积层、深沉积层、基岩层以及地幔至地心层组成的4层水平分层土壤模型。以近景年上海区域电网主要拓扑结构,对直流接地极单独运行、并联运行进行了地表电位和变压器中性点电流计算分析。其中地表电位计算分为上海区域地表电位和各变电站地表电位,而变压器中性点电流计算分有无接入小电阻两种工况。计算结果表明,在并联运行方式中,各变电站的地表电位和直流电流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雷电流幅值及其特性是雷电科学研究以及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重要基础数据。利用雷电定位系统监测获取的上海地区2001—2010年地闪落雷电流幅值数据,统计分析了上海市整体区域以及崇明县(含长兴)、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市区、青浦区、闵行区、南汇区、松江区、奉贤区和金山区共11个子区域的正极性、负极性及综合雷电流幅值的累积概率分布和均值分布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上海市整体区域以及各子区域2001—2010年落雷电流的幅值概率密度计算公式,为上海地区输电线路防雷差异化设计、改造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推进,对电能表的计量功能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电能表的产品结构和各项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能表从感应式发展到数字式,从单一计费发展到多费率计费。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设备,将智能电表开发成小型化、独立化、一体化、互动化和智能化是当前技术发展的重任。通过回顾电能表的发展简历和介绍智能电表在电网中的重要作用和各项功能,提出了协同智能电网发展的新型电测仪器和仪表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上海电网中配电线路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及其雷击跳闸率高的原因,介绍了雷击对上海电网的影响、提高线路防雷水平的措施和利用雷电定位系统辅助线路防雷的应用情况,并就配电线路防雷精细化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电网雷区分布图绘制是提高当前雷电防护措施针对性、实现电网差异化防雷,提高防雷技术经济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对上海地区2006~2010年地闪密度分布及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进行了统计,结合500 kV输电线路典型杆塔绝缘水平、多年运行经验以及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特征,基于网格划分法、分辨率为0.01°×0.01°,绘制了由上海电网地闪密度分布图和500 kV电压等级的电网绕击/反击雷害风险分布图组成的上海电网雷区分布图。该电网雷区分布图与500 kV输电线路雷害故障历史记录有着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主变500kV环氧树脂浸纸套管介损异常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至今,国内有多家电厂主变500 kV的12具环氧树脂浸纸套管发现介损异常,其中3具已予以更换.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测,以及实验室研究,揭示了环氧树脂浸纸主变高压套管介损异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两种不同介质的界面极化所致,建议只要采取额定运行电压下持续运行一段时间的方法,即可使其介损恢复正常.对于该型套管的介质异常应.同时监测介损异常套管的电容量,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负极性后续雷击对10 kV线路耐雷性能和防雷措施效果的影响,将蒙特卡罗法、电气几何模型和ATP-EMTP软件相结合,提出线路反击、直击和感应雷跳闸率的评估方法,采用Eriksson配电线路雷击统计数据验证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该方法对上海电网典型10 kV绝缘导线线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情况下,首次直击、反击和感应雷跳闸率大于后续雷击,大地电导率对首次感应雷跳闸率的影响更大;首次和后续雷击下,架设避雷线或耦合地线、增强线路绝缘和安装防弧间隙有相近的改造效果;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降低首次反击跳闸率有效,面对后续反击跳闸率影响很小;安装线路避雷器后,后续感应雷跳闸率的降低远不如首次雷击,在防雷措施选择方面,与只考虑首次雷击不同,考虑后续雷击时,不建议降低杆塔接地电阻,而是建议提高线路避雷器的安装密度。  相似文献   
9.
EPRI(美国电力研究院)“电力技术路标”创新计划是全面规划一个直至21 世纪中期的电力前景蓝图。随着数字化经济的日益精确要求、开放电力市场的启动、现代分布式发电和自备电厂的引入以及目前输电和配电网的饱和,输电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正在研究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更为充裕、灵活和精确的配电基本结构的前景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10.
传感器用于观察和监视变压器和电机铁心内的磁通和热的分布已被应用多年。在近15年内,这些研究已经对变压器和电机铁心的效率显著提高作出重大贡献。进一步来说,常规监视提供了一个重大故障早期发现的机会,从而有可能采取补救措施以延长机器寿命并避免可由此引发的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