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别里库姆沙漠为研究区域,应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对胡杨沙堆回涡沙丘进行航拍,采用Agisoft处理航拍影像并获取DOM,利用Arc GIS10.2和SPSS19.0软件分析提取6个样区共60个回涡沙丘的形态特征,并进行其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胡杨沙堆回涡沙丘的整体形态与新月形沙丘相似,迎风坡长而缓、背风坡短而陡。形态参数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不对称特性明显。胡杨沙堆回涡沙丘及胡杨沙堆形态参数间相关性良好,部分形态参数间存在函数关系。胡杨沙堆回涡沙丘总体上呈片状稀疏分布。各样区沙丘服从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且聚集程度随距离尺度的增加而增强。分布密度南部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聚集度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地参游离酚对CCl4所致肝细胞损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分布,采用试剂盒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含量和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程度,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环氧化酶-2(COX-2)、白介素6(IL-6)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地参游离酚能显著降低CCl4引起的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的分布,能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8的含量并阻滞Caspase-3的活化程度(P<0.05),并不同程度降低COX-2、IL-6和iNOS蛋白表达水平(P<0.05)。地参游离酚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分布和抑制炎症反应保护CCl4所致的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个品种(凤豆15和18号)未成熟蚕豆三个食用阶段(S1、S2和S3)的种皮和胚中的矿物质(Ca、Mg、K、Fe、Zn、Mn、Cu和Cr)含量、整粒蚕豆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以及胚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蚕豆样品中矿物质含量均表现为K > Mg > Ca > Zn,并均能检测到少量的Fe、Cu和Mn,均未检测到Cr,且大部分矿物质在种皮中的含量高于胚中;蚕豆蛋白中的主要氨基酸为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精氨酸(Arg)和亮氨酸(Leu),蛋氨酸(Met)和半胱氨酸(Cys)为其限制性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2.80%~37.35%,总氨基酸含量随着食用阶段的延后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且凤豆18号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凤豆15号(P<0.0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随着食用阶段的延后蚕豆胚中的淀粉颗粒逐渐增大,且在凤豆15号中以多角形为主,而在凤豆18号中椭圆形或圆形占多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个品种的未成熟蚕豆中氨基酸的合成与矿物质的吸收富集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5个未成熟蚕豆品种在3个可食用阶段的蛋白质组分,探索未成熟蚕豆种子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采用分级提取的方法分别提取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组分,并利用考马斯亮蓝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对其含量和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个蚕豆品种最主要的蛋白组分为谷蛋白,其次为清蛋白和球蛋白,醇溶蛋白含量最低;随着蚕豆种子的不断成熟,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醇溶蛋白含量明显减少;谷蛋白含量因品种的不同,而表现出多样性;同一可食阶段,不同品种蛋白组分含量具有差异;随着可食阶段的延后,清蛋白和球蛋白的SDS-PAGE电泳条带逐渐增多。随着蚕豆种子的不断成熟,其蛋白各组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从S1到S2阶段,清蛋白的40 kDa的条带变浅,新增15 kDa至35 kDa的条带,球蛋白中的40 kDa的条带变浅甚至消失,新增20 kDa至35 kDa以及55 kDa的条带;从S2到S3阶段,清蛋白的15 k Da至35 k Da的小分子量条带颜色变浅,其含量减少,出现了60 kDa~65 kDa和70 kDa~85 kDa,甚至更大分子量的条带,而球蛋白的15 kDa至35 k Da的小分子量条带颜色变浅,40 kDa条带再次出现且加深,出现了60 kDa~65 kDa和70 kDa~85 k Da,甚至更大分子量的条带。这些表明在蚕豆成熟过程中,一些蛋白到一定阶段被降解,一些新的蛋白又被合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