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牡丹籽油成分、功效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牡丹籽油是一种新型保健食用油脂,2011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中不仅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十分丰富,而且还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医药价值。因牡丹籽油开发利用较晚,其提取和加工工艺还需进一步优化。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牡丹籽油成分分析及制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综述了牡丹籽油的成分、功效、提取工艺及精炼工艺等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牡丹籽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牡丹籽油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西藏不同居群的野生牡丹主要油脂成分进行相关分析,旨在筛选出最适宜西藏地区的油用牡丹栽培区域和栽培条件。通过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拉萨、林芝和山南地区等地10个居群牡丹的混合种子进行主要脂肪酸成分分析:西藏不同居群牡丹籽油的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以及α–亚麻酸等组成;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常见食用植物油的含量;其中居群1、居群2、居群3、居群4和居群5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82%,小于92%)均低于居群6的含量(93%),而居群6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居群7、居群8、居群9以及居群10的含量(96%),即随着海拔的的升高各居群牡丹籽油的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多。所以山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相比较林芝和拉萨更适合西藏油用牡丹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开展不同产地不同类型油用牡丹籽油品质分析,对于后期不同类型油用牡丹合理推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对6个不同产地的‘凤丹’和紫斑牡丹种子百粒质量进行测定,利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其种仁油脂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探讨了脂肪酸组分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凤丹’百粒质量变化较大,平均在19.56 - 32.69 g之间,紫斑牡丹百粒质量较为一致,平均24.32 - 25.39 g。不同产地两类油用牡丹籽油脂肪酸成分一致,不饱和脂肪酸均占总脂肪酸的85%以上,所有油脂成分中α-亚麻酸含量最多,平均为57.25±8.11 mg/g;不同产地及类型油用牡丹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湖北产紫斑牡丹籽油的总脂肪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α-亚麻酸含量均最高,除保康外,其他产地牡丹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是‘凤丹’高于紫斑牡丹。牡丹籽油脂肪酸各组分与环境因子中的纬度、年降雨量和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正相关(P < 0.05),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综合分析认为‘凤丹’较适合在低海拔地区推广,紫斑牡丹更适应高海拔环境;油用牡丹种质需要挖掘,新品种的选育在后期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4.
粮食采用纸包装势在必行,本文提出用新技术改造包装工业提出四点措施。经国内外市场调查分析、传统的麻袋、面袋,因原料短缺、价格上涨,实不经济;采用塑料编织袋和塑料薄膜又对人体有害。按国际市场的要求,必须要走纸包装之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牡丹籽油经不同温度(90、120、150、180、210、240 ℃)加热30 min后脂肪酸组成、含量以及 理化性质的变化,探究高温加热对牡丹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籽油在高温加热后会生成脂肪酸异构体、 环状脂肪酸以及中、短碳链脂肪酸,且温度越高种类越多。虽然上述高温加热后牡丹籽油各理化指标均符合食用油 标准,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富含营养价值的α-亚麻酸含量在温度超过180 ℃时 迅速下降。可见,在理化指标上牡丹籽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但是从营养角度其不适合用于高于180 ℃的高温煎 炸等烹调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