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4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古玉器是一批工艺精美、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战国早期玉器。通过观察这些古玉器,对比商周春秋与汉代的古玉器的特征,分析其艺术特点,认为曾侯乙墓古玉器纹饰繁缛,以云纹为主,多种纹饰共存。其工艺技术造诣高超,但因手工制作的原因,仍有其缺点。  相似文献   
2.
3.
且末、若羌是新疆软玉的主要矿区,两地所产软玉在外观上有一定的差异.文章通过扫描电镜、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测试仪器,对且末、若羌两个矿区的软玉进行稀土元素分析和微观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且末、若羌两个矿区稀土元素差别不大,但是微观结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出土文物研究,运用宝玉石学、岩石学和物理谱学的理论与资料,采用肉眼观察、宝石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反射法)、激光拉曼光谱(散射法)、X射线衍射法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无损测试方法对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的13件出土玉器样品进行了玉质特征鉴定。结果显示,有11件出土玉器样品为透闪石质软玉,2件出土玉器样品为粉砂岩类岩石。同时,还揭示了11件透闪石质软玉玉器的外观特征差异与其玉石成分和质地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靖安古玉器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配置能谱仪)对3件靖安古玉器样品的表面微结构及微形貌特征、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观察与测试,结果表明,样品均为透闪石质软玉,其外观特征与结构有一定关系.样品G47具有亚透明这一罕见、不同于软玉的外观特征,其透闪石的质量分数最高,晶体较粗大,定向排列,为显微柱状变晶结构;样品G36具典型的油脂光泽、半透明外观特征,其透闪石晶体细小、紧密交织,为显微纤维交织变晶结构;样品G21中受沁较轻的灰白色部分的结构较疏松,有孔洞,其透闪石晶体呈细长纤维状,结晶程度低,为显微纤维一隐晶质变晶结构,受沁较严重的褐色部分则表现为显微粒状微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6.
沁色不仅是出土玉器的常见重要特征,而且被认为是有价值的"美",所以,仿古玉器一般都会仿制沁色。出土玉器受沁作用和沁色会影响玉器玉质的宝石学特征,从而会影响对玉器玉质的正确鉴定。本文以4处软玉质出土玉器特征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出土玉器受沁特征的研究分析,初步探索了受沁作用和沁色对玉器颜色、光泽、透明度、孔隙度、密度、硬度等宝石学特征的影响和受沁后玉石成分的变化规律,以期为出土玉器的正确鉴定和仿古玉器伪沁的辨析提供参考和帮助。研究结果表明:(1)受沁对出土玉器颜色的影响规律是,受沁程度不同则影响表观颜色的程度不同,玉器受沁程度越严重,对玉器表观颜色的改变越大,一般是颜色变深;(2)受沁对出土玉器光泽和透明度的影响规律是,受沁越严重则玉器的光泽和透明度越差,从未受沁—轻度—中度—较重—重度受沁,光泽的变化一般呈现玻璃光泽—亚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的变化,透明度的变化一般呈现透明—亚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变化;(3)受沁对出土玉器的密度、孔隙度和硬度的影响规律是,受沁越重孔隙度增大,相应地密度和硬度降低,如严重受沁的透闪石质玉器,其摩氏硬度一般小于5.5,最低可到4,最高可到6;(4)受沁对出土玉器成分的影响规律是,主要矿物组成一般不变化,玉石种类也不变化,只是有的玉器局部可产生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地下开采对地表河流、公路、构筑物等扰动影响是矿山首要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岩体移动带圈定难以直接确定地表河流、道路的稳定性。为探究地下开采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采用FLAC 3D软件对小栗子一、二铁矿区充填开采过程中地表的岩移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分析地下开采过程对地表沉降变形、地表河流及邻矿运输道路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的绝对位移较小,倾斜率、曲率、水平变形值等指标均远小于规范允许值,稳定性较好,整个地表均较为稳定,同时进一步说明了要保持地表河流、运输道路的稳定,采空区回填非常必要。计算结果可为矿山的安全开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