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轻工业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拓展长丝展丝与分劈技术在纺纱领域中的应用,对国内外现有展丝的对象和基本方式及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并对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与技术和纤维软物质团队创新出的展丝及分劈组合的复合结构纺纱技术作了介绍。该复合结构纺纱技术是在传统环锭纺纱机上加装专门的机械展丝分劈机构,采取"预展丝→分劈→展丝或集束"工艺流程,实现高效、均匀、快速、丝间距可控的复合结构纺纱。该类机构适用于落棉、落毛和木棉等偏短、偏弱短纤维的高支和超高支纺纱,以及纱体刚柔性互换、表层柔软化和光洁化的纺纱加工,可为难纺、用弃回用、甚至不可纺短纤维的高支化纺纱提供实用技术,亦可为结构复合纱的新品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经编间隔织物具有优异的压迫舒适性能,已逐渐被应用在各行各业,用于具有缓压功能的产品材料.为研究间隔织物粘弹性特性,主要对经编间隔织物单层以及多层的平板压缩特性进行研究,依据平板压缩仪对经编间隔织物进行多次定压力压缩的结果,结合其本身粘弹性特性,建立了压缩力学模型,对间隔织物压缩过程进行模型拟合.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  相似文献   
3.
周铭  杜赵群 《纺织学报》2014,35(2):99-0
从负泊松比泡沫与负泊松比聚合物的结构着手,揭示了负泊松比材料微观结构内凹的凹角结构和内旋的折叠结构为材料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本质,是负泊松比纺织材料的结构设计理念。通过对高聚物合成纤维、纱线与织物等负泊松比纺织材料的结构分析,其结果也表明:负泊松比纤维的结构基础为内凹的凹角结构和内旋的折叠结构,负泊松比纱线的结构基础为内旋的折叠结构,负泊松比织物的结构基础为内凹的凹角结构和内旋的折叠结构,与负泊松比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相似。通过对负泊松比材料的结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可提升纺织材料技术、增加新功能纺织品。  相似文献   
4.
采用CHES-FY纺织材料手感风格测试仪对6类(羽绒服、衬衫、牛仔、毛呢、针织、日用家居织物)共24块织物进行风格测试,评价织物的柔软度、硬挺度、滑爽度、松紧度和综合触感等指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CHES-FY纺织材料手感风格测试仪进行1次测量,即可获得织物压缩性能、弯曲性能、拉伸性能、摩擦性能等多种力学性能,可方便快捷地测试出织物风格,不仅可以客观评价种类、风格差异较大的织物间的风格,也可以用于区分手感较为相近织物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针对复合纺纱技术多轴系喂入汇聚的复杂性和多样化,采用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等汇聚点与非等汇聚点纺纱技术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结果表明:多轴系喂入汇聚的基本形式是二、三、四轴系的复合纺纱技术,用同轴包芯纺(或称皮芯纺)可以实现较完整的包覆,模量的匹配需采取不同的螺旋半径或螺旋角。为得到结构调整的复合纺纱,由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与技术和纤维软物质团队提出从轴系和结构上进行设计,实现了成纱结构的灵活多变和性能的高功效与定量化,其加工组件构成简洁、操作方便且模块化。可为短纤维高效、低耗、高品质成纱的纺纱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纱线多样化、功能化、智能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螺旋包缠结构拉胀纱线的结构稳定性和应用性,设计了新型交叉螺旋包缠结构和成形方法,并对相同材料及结构参数的2种纱线负泊松比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小型显微镜和纱线强伸性测试仪对纱线在各轴向拉伸应变下的直径变化进行测试,得到纱线即时的泊松比值。实验结果表明:拉胀纱线的结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负泊松比效果也有一定提高,其中在轴向应变为22.5%时得到最大的负泊松比值为-1.6。对基于此纱线的机织物的初步探索表明,拉胀纱线的变形会引起织物孔隙率的变化,在纬向应变达到20%时,孔隙率为4%,这也为其在智能过滤材料及时装设计方面的应用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对仿生超疏水性能的相关理论和表征方法进行了梳理,探究了超疏水材料表面的润湿现象以及材料表面粗糙度对接触角的影响。介绍了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超疏水材料,并对目前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探究制备仿生超梳水材料双微观结构的简便、有效方法,以获得性能优异的超疏水材料,为功能性仿生超疏水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填充式保暖服结构的不足,通过在现有织造技术的基础上对织物的结构进行改进,采用特殊的纱线和后处理技术来改善织物的回弹性,织造可一次成形的微胞式保暖织物。选择微胞宽度、微胞羽绒填充量、热定形温度、微胞高度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到各因素对保暖性影响的顺序为:微胞织物羽绒填充量,微胞的宽度,微胞高度,热定形温度。研究表明:微胞羽绒填充量对微胞式保暖织物的保暖性影响最大,保暖性随羽绒填充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CHES-FY系统测量织物试样的物理指标,并计算出织物综合触感指数.以织物综合触感指数作为刺激量,对不同模态下对织物综合触感判断的正确率进行心理测量函数的拟合.拟合函数采用Boltzmann方程,通过拟合出的心理测量函数计算出辨别阈值,并得到视觉单模态和触觉单模态在视触觉双模态下所占权重.结果表明,视觉单模态和触觉单模态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别织物的综合触感,并且视触觉双模态对于综合触感的感知有加强效果.触觉单模态在感知中所占权重更大,视觉单模态和触觉单模态权重分别为0.32和0.68.  相似文献   
10.
椰壳纤维资源丰富,然而纳尺度化的利用较少。采用氧化法制备椰壳纳米纤维素晶须的TEM结果表明,椰壳纤维的基原纤直径为6nm~10nm,长度为0.5μm~1.5μm;其微原纤直径为20nm~40nm,长度为1μm~4.5μm。X-ray衍射结果表明椰壳纤维的结晶形式为纤维素Ⅰ型,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溶液能更有效地分离提取纳米纤维素晶须,且该纳米晶须的结晶度约为52%。红外显微镜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晶须结晶度值的提高是因为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杂质的减少,实验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分别约为40.16%,39.96%和19.8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