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松石结构的致密性对其颜色量化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松石的结构致密性对其颜色量化研究工作存在重要影响。采用国际公认的色度学变量CIE 1976色差(ΔE)来表征绿松石样品在特定区域内颜色的不均一性,通过静水称重法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来表征结构致密性的体相和表相特征。结果发现,质地疏松绿松石存在较大色差、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及较小的相对密度。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研究绿松石成分显示,疏松绿松石样品中致色元素含量呈现较大的测量不确定性,存在很严重的随激光剥蚀时间延长而迅速衰减的现象,而致密绿松石样品并无此现象。出土疏松绿松石样品的受沁程度和色差也明显大于致密样品。相对而言,高致密性绿松石具有相对密度较大、表面平滑度较高、颜色分布较为均一、致色元素分布较为规律、抗污染能力较强等优良特征。因此,在后续绿松石颜色量化分级工作当中,对致密性进行严格定量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充分查阅了大量前人的资料的基础上,对5个天河石样品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并借助大型仪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技术测试发现,天河石的微量元素Fe、Rb和Pb的质量分数较多;显微红外光谱对结构水测试发现,在3 800~3 200cm~(-1)范围内显示有结构水和液态水的吸收;显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显示以380、625、740nm为中心的强吸收。观察讨论天河石对可见光的吸收,结合热处理和辐照处理的结果,综合比较前人的研究结果,得出影响天河石颜色的三个吸收区域(625nm中心、740nm中心和380nm中心)都是空穴缺陷造成的,与结构水并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云南腾冲是缅甸琥珀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中转集散地。近年来,随着琥珀市场的升温,腾冲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缅甸琥珀的优化处理制品、仿制品和新品种。为了规范琥珀销售市场、为质检部门的检测提供帮助,采用宝石显微镜、紫外荧光灯、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总结归纳腾冲市场常见琥珀优化处理制品及仿制品的鉴别特征。经充填、压制再造和覆膜的琥珀在自然光与紫外荧光下可见不平坦的表面、局部荧光异常的现象;塑料、"二代琥珀"、柯巴树脂类的琥珀仿制品在显微镜下可见异常流淌纹、特殊荧光现象,红外光谱特征异常;结构异常、荧光异常、红外谱峰特征的新矿区"血茶珀"和类似缅甸根珀的品种,行业内尚未统一定论,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于绿色电气石的颜色成因仍存在争议。对赞比亚墨绿色电气石的不同方向和不同颜色区域进行LA-ICP-MS、电子探针以及偏振显微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结果显示其化学成分以Al_2O_3和SiO_2为主,还含有一定量的FeO_T、MnO等杂质,其中Fe和Mn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不同方向以及不同色带区域的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测试结果显示,赞比亚墨绿色电气石的墨绿色由Fe和Mn元素造成。偏光显微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不同色区及不同方向测试结果显示,都存在415,720nm处吸收带,其中415nm处吸收带主要与交换耦合Fe~(3+)—Fe~(3+)离子对的电荷转移、Mn2+的d电子跃迁吸收有关,720nm处吸收带主要与Fe~(2+)—Fe~(3+)离子对间的电荷转移跃迁有关。结果初步认为,赞比亚墨绿色电气石的主要致色成因是Fe和Mn元素致色。  相似文献   
5.
采用宝石显微镜、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测试方法对近期湖北市场出现的一种仿绿松石材料进行了常规宝石学、矿物学、谱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类仿绿松石材料的主要成分为重晶石粉末,样品相对密度为2.83~3.08,隐晶质,不规则断口,用小刀刻划可产生划痕,与盐酸不反应,该仿绿松石材料与天然绿松石的外观相似,但成分结构差异较大。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与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测试结果,仿绿松石样品可能为重晶石粉末与有机物固化而成,利用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测试技术能快速有效的无损鉴别出天然绿松石与该仿制品。  相似文献   
6.
Zultanite(变色水铝石)是仅产自土耳其的奇异变色宝石。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方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测试仪器分析变色水铝石的宝石学特征及谱学特征,并对其变色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变色水铝石样品的红外光谱主要由—OH和—OD的振动引起,其拉曼光谱主要由—OH和Al—O键的振动引起;变色水铝石样品的主要杂质元素有Fe、Si、Ti,还含微量的Ga、Cr元素;样品的紫外-可见光谱中Fe~(3+)的d—d电子跃迁与Fe~(3+)—Fe~(3+)离子对的跃迁共同作用引起371、385、397、448nm处的强吸收。Fe~(2+)—Ti ~(4+)的电荷转移与微量Cr~(3+)引起575nm左右的宽缓吸收。由此推断,变色水铝石的变色效应主要由Fe、Ti元素的综合作用导致,Cr元素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7.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对缅甸康地矿区翳珀进行了半定量的氧成分测定,探究翳珀不同部分的氧含量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缅甸翳珀在长波紫外灯下,中心区为中等蓝白色荧光,过渡区为弱黄白色荧光,逐步减弱至外表皮荧光淬灭;含氧基团的振动峰(1 722、1 228、1 158、1 031cm-1附近)的相对强度由中心区向近表皮区呈现不均匀增加的趋势;黄色的中心区氧相对含量最低,棕色的过渡区氧相对含量增加,深褐色的外表皮氧相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进步对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工晶体技术的发展为珠宝首饰行业提供了更多、更廉价的原料,鉴定技术的提高对珠宝首饰市场起到了监督与维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于尖晶石内部八面体包裹体的成分,宝石学研究中尚存在争议。基于市场上尖晶石主要产地为缅甸且八面体包裹体为缅甸及斯里兰卡产地的特征包裹体的两方面考虑,对收集到的52粒主要产地为缅甸的尖晶石样品进行观察,据包裹体存在的共性及包裹体所处位置选择较有代表性的4颗宝石级尖晶石样品进行显微观察和拉曼光谱测试。拉曼光谱显示包裹体有位于155、282、712、1 086cm-1的方解石拉曼峰和位于177、300、1 099cm-1的白云石拉曼峰。通过对八面体包裹体分布特征的观察,从突起、空间分布、偏光特点和成分等方面分析,得出结论:缅甸尖晶石内部的包裹体若呈白色或无色、边界清晰、定向排列、八面体形状,则可以判断他们是由残余成矿热液白云石或方解石所充填的同生、次生或假次生负晶包裹体。但由于研究样品数量和来源的局限性,对于其他尖晶石族矿物作为八面体包裹体的存在缺乏相关证据,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彩色钻石的大众接受度不断加深,改色实验和理论研究也不断进步,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优化处理得到各种颜色的钻石。以Lotus Colors公司出借的39颗橙红色—紫色改色钻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宝石学特征和光谱特征,推测其致色原因和处理方法。通过长、短波紫外荧光、显微红外反射光谱、显微紫外-可见反射光谱、光致发光光谱对这批改色钻石的类型、致色原因、处理工艺等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样品的荧光与天然钻石的荧光具有差异,长波紫外荧光下具白垩色外观,呈现多种颜色组合,红外光谱测试后划分为Ⅰa型和Ⅱa型,具有辐照退火处理后的H1a、H1b、H1c特征峰,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下可见明显的N-V中心,部分样品紫外-可见光谱还能检测出微弱的H3、H4中心、GR1中心,推测其应该经过多重处理工艺,由N3中心与(N-V)~0、(N-V)~-中心共同导致非常饱和的橙红色—紫色的外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