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单性木兰植物资源,对单性木兰叶中多酚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以单性木兰叶多酚的粗提物及纯化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光照、温度、糖类、防腐剂、氧化还原剂等对多酚稳定性的影响;探究了多酚对·NO和·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单性木兰叶多酚粗提物和纯化物在避光1 h后保留率分别达53.75%、57.50%,避光、30 ℃、1 h的保留率分别达54.30%、81.58%;与蔗糖共用时较与葡萄糖共用稳定;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对单性木兰叶多酚的稳定性有增强作用,多酚保留率与苯甲酸钠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氧化剂过氧化氢和还原剂亚硫酸钠对单性木兰叶多酚均有破坏作用,而氧化剂对多酚的影响大于还原剂。在浓度范围0.01~0.05 μg/L内,单性木兰叶多酚对·NO和·OH具有清除作用,并有量效关系。结果对单性木兰的引种、林产品开发利用以及天然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具有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肼解、加成反应合成了5个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确证。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100 mg/L下对鬼针草根和反枝苋根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具有更高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甲基丙烯酰氯和硫氰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甲基丙烯酰基异硫氰酸酯,再与不同的取代胺进行反应,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硫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和1H NMR确证,并对其进行了除草活性测试。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在100 mg/L下,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2c和2d对藿香蓟根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基于现阶段锰酸锂中磁性异物管控水平及市场需求,着力研究锰酸锂磁性物来源,改善关键工艺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产出行业领先的高品质锰酸锂产品。通过对锰酸锂生产的原料来源及生产全流程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分析,确定锰酸锂生产现场磁性物引入源,使用鱼骨图、优选矩阵等质量工具进行统计分析、强化磁性物管控关键技术及优化现场管控,找出关键解决方案并在生产上全面落实,确保稳定产出高品质低磁性异物的锰酸锂产品。  相似文献   
5.
6.
以两亲性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共聚物为载体、姜黄素类化合物为模型药,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姜黄素(或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或四氢姜黄素)PCL-PEG-PCL微球,并利用FT-IR、GPC、SEM对其进行表征,研究了其释药性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PCL-PEG-PCL微球对姜黄素、双去姜黄素和四氢姜黄素具有缓释作用;原药、载药PCL-PEG-PCL微球对ABTS·+、DPPH·、·OH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清除作用随样品浓度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载盐酸小檗碱的海藻酸钙/壳聚糖盐酸盐(ALG-Ca/CHI)模板微球,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CHI逐层络合制得载盐酸小檗碱微球。通过CLSM、FT-IR、SEM、溶胀实验和体外释药实验对载药微球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MC与CHI通过静电作用形成聚电解质复合物成功包覆在ALG-Ca凝胶表面,微球剖面边缘出现层层膜结构且膜层总厚度约为20.26μm,载盐酸小檗碱ALG-Ca/(CHI/CMC)3微球释药发现,在37℃,pH越高,累计释放率越高。  相似文献   
8.
以蔗渣纤维素、海藻酸钠为三维网络框架,膨润土为吸附功能单元,采用金属离子交联法联合物理包载法制备蔗渣纤维素-海藻酸钙-膨润土多孔微球,研究其对罗丹明B吸附性能,探究其吸附机理。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热重(TG)等表征手段分别对多孔微球形貌、晶相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固液比2g/L,染料溶液pH=3,体积为25mL,初始浓度为400mg/L,吸附温度为318K,吸附360min后,吸附量高达87.14mg/g。多孔微球吸附罗丹明B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罗丹明B在多孔微球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线吸附模型。吸附罗丹明B前后,多孔微球为类球形,具有一定孔隙结构;多孔微球中膨润土晶型结构无明显改变,且具有一定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搅拌共沉淀法,用表面活性剂CMC调控合成微米级CaCO_3微球。利用SEM、粒径分布、N2吸附/脱附测试、微球表面ζ电势、TGA对所得CaCO_3微球进行表征。探讨了CMC浓度、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对微球形貌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条件,搅拌速率2600 r×min~(-1)(15 min),20℃静置60 min得CaCO_3(n)微球粒径为1.5~2.5μm,平均孔径为30 nm,比表面积为7.03 m~2×g~(-1),孔体积为0.09 cm~3×g~(-1),表面电荷为+12.6 mV;在CMC质量浓度为0.5 g×L-1,搅拌速率2600 r×min~(-1)(15min),沉积温度20℃,沉积时间8h,得CaCO_3(CMC)微球中CMC量约为w=3.9%,粒径为3~5μm,平均孔径为3.84 nm,比表面积为44.0 m2×g~(-1),孔体积为0.07 cm3×g~(-1),表面电荷为-33.6 mV。结果表明,CMC的加入对CaCO_3微球的形貌、微结构和表面电荷起到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野生岗梅根为原料,确定了微波法提取总皂苷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480 W,料液比1∶40(g∶mL),微波时间2 min,提取次数4次,此条件下,总皂苷提取率为5.040%。有机溶剂对粗提液进行萃取纯化,并研究萃取后水层、乙酸乙酯层、粗提液对DPPH·、·OH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萃取后水层和乙酸乙酯层对DPPH·、·OH清除能力高于粗提液层的。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清除DPPH·、·OH的能力随岗梅根总皂苷浓度增大而加强,清除能力与皂苷浓度呈正相关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