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TritonX-100/环己烷/正辛醇/水W/O型微乳体系,制备了粒径分布均匀、尺寸在30~50nm范围内的CdS/SiO2复合球,并通过酸处理,得到了相应的空心SiO2球.用TEM、XRD、FTIR、BET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改变反应物的加入量和反应物的浓度,影响颗粒的尺寸及其空心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使用正交法优化了马铃薯渣作为培养基代料的凤尾菇培育方法,得出了温度为20℃、马铃薯渣加入量为8%、棉籽壳加入量为70%、pH为7.0最优培育条件,于此条件下实际收获凤尾菇172 g。对菇体采摘后的菌糠进行了2种酶活检测,β-葡聚糖酶活性为0.0260 U/g,植酸酶活性在pH2.5下为0.0822 U/g,在pH5.2下则为0.0786 U/g,活性均偏低,不宜提取,但可在其用作饲料加工时相应减少2种酶添加量,以降低成本。该法在提高凤尾菇产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了马铃薯渣,并为菌糠酶的开发利用做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双极性膜电渗析转化γ-氨基丁酸(GABA)过程的研究,确定了三隔室电渗析工艺的可行性,并利用双极性膜电渗析装置,将γ-氨基丁酸钾盐转化为GABA和KOH.最终结果表明,经三隔室双极性膜电渗析转化和冷却结晶后,可以得到纯度为99%以上的γ-氨基丁酸结晶以及2.5%以上的粗氢氧化钾溶液,对于粗品γ-氨基丁酸溶液双极性膜电渗析转化过程,平均电流效率在60%以上,电耗为2kW.h/(kg GABA).  相似文献   
4.
张允  王响  陈劲春 《食品科技》2012,(10):196-200
果胶提取以红薯渣为原料,果胶生产常用酸盐酸作为提取用酸,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料液比为1:20,对提取液pH值,提取温度T,提取时间t3个因素采用响应面方法进行了工艺优化研究。经过响应面分析了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建立了3因素与果胶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盐酸提取果胶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87℃、pH1.33、时间92min,在此最优提取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为6.24%。这为工业利用红薯渣生产果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使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马铃薯渣作为培养基代料的凤尾菇培育方法,得出了温度为20℃、pH为7.0、培养基含马铃薯渣9%的最优培育条件。于此条件下实际收获凤尾菇171g,与理论值174.555g接近,既提高了凤尾菇产量,又合理地利用了马铃薯渣。由此法获得的凤尾菇质量高,菇形饱满,色泽鲜亮且菇香浓郁。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法同时优化了玉米黄粉中醇溶蛋白和玉米黄素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子,以玉米黄素和玉米醇溶蛋白质量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3.36%、提取温度62.13℃、提取时间5.79h,此条件下玉米黄素质量为420.1μg,而玉米醇溶蛋白质量为0.6165g。与响应面所得理论值418.9μg和0.6153g十分接近,玉米黄素得率和玉米醇溶蛋白提取率分别达到0.021%、79.03%。该研究为工业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将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法相结合用以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经过蛋白质沉淀、加热、离心、脱色、过滤等物化处理后,再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将马铃薯淀粉废水进行生物酶降解反应。实验得出最优反应条件:马铃薯淀粉废水在pH4.0条件下蛋白沉淀、80℃加热、加入1%活性炭脱色,化学需氧量(COD)下降约30%,理化方法处理后水样接近无色透明状。pH6.0、温度40℃下利用葡萄糖氧化酶进行酶解反应,其还原糖含量下降约90%,而化学需氧量(COD)下降约85%。  相似文献   
8.
将土豆渣、凤尾菇菌糠——两种食品工业常见废料用于小白侧耳培育,并以响应面法对培养基配比进行分析和优化。得到温度为18℃,pH值为7.0,培养料含土豆渣29%、凤尾菇菌糠58%的最优培养条件。于此条件下实际收获小白侧耳98g,与理论值104.717g接近。所收获之菌菇色泽纯白,香气浓郁。该方法合理有效地消耗和利用了价值几乎为零的两种工业废料,变废为宝,节约废旧材料处理人物力成本的同时,亦有效增地加了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鸡蛋溶菌酶生产过程活力动态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传统的比浊法中菌体的培养条件以及测定方法的改进,确定菌液的接种量为0.5mL,培养时间是24.5h,菌液的OD值调节到0.8,以及待测样品稀释倍数。成功地克服了菌在测定过程中不稳定、重复性差的问题,准确地测定了溶菌酶生产过程中各个步骤的样品活力,体现了生产过程的基本变化趋势,为溶菌酶生产过程提供了可靠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苯甲酸钠(SodiumBenzoate)为唯一碳源筛选到49株菌株,其中4株菌株表现出最佳的转化苯甲酸钠为邻苯二酚(Catechol)的能力。对B5进行了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其为假单胞菌。经紫外光谱和邻苯二酚特异性试验,证明该菌能转化苯甲酸钠合成邻苯二酚。该菌在6mg/mL的苯甲酸钠中培养24h,邻苯二酚的产量为1.6mg/mL。在培养基中加入甘油,利用静止细胞发酵培养16h,邻苯二酚的产量为2.1mg/mL,分子水平转化率达到46.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