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毛精纺竹节纱及其面料的开发设计,研究了纺纱及织造生产工艺技术及采取的措施,探讨了各工序的关键技术及采取的措施。在介绍竹节纱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EJ519型环锭细纱机进行智能化改造,采用加装竹节纱装置,断开各个罗拉之间的联系,利用伺服电动机单独驱动中罗拉与后罗拉,改变中后罗拉的变速转动,瞬时增速超喂,产生变异粗节等技术,实现了毛精纺高支竹节纱的纺制。为毛精纺高支竹节纱及其产品开发,毛纺织工程技术领域和面料市场注入了全新的休闲元素及个性化特征和风格。  相似文献   
2.
探明高分子体系中溶剂小分子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对传质过程的深入研究及在膜分离、溶剂萃取等不同的科学工程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分子体系中溶剂分子扩散的两种基本形式为自扩散与互扩散,测定自扩散系数的方法主要有脉冲梯度核磁共振法(PFGNMR),反气相色谱法等,测定互扩散系数的方法主要有重量法,傅里叶变换红外衰减全反射(FTIR-ATR)等。这些测试方法在测量时间、准确度和适用浓度范围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应用优势。本文重点介绍了各测试技术的基本特点和最新应用进展,并指出了各测试技术的适用范围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它们的改进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者采用易操作、成本低、快速准确的测试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阐述了织物中热传递的3种方式,综述了目前热防护织物在消防服、战训服、防熔融铝液喷溅防护服、防电弧服、焊接毯等方面的性能要求和制备技术进展;针对目前热防护织物制备过程中主要依靠大量热防护性能实验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纱线的交织结构建立织物的三维几何模型,利用数值模拟预测织物的隔热性能,具有简单、快捷、成本低、环保等优势,是热防护纺织材料设计、开发及性能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模拟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过程中自由端纤维的运动轨迹,针对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过程中自由端纤维柔性体的动力学特点,基于弹性细杆单元建立纤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喷气涡流纺气流加捻腔内流场的气压、速度分布特征,确立自由端纤维柔性体有限元动力学微分方程,遵循力学平衡、能量守恒、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等原理,解析自由端纤维柔性体有限元动力学微分方程的待定系数,数值模拟自由端纤维在加捻腔内高速旋转气流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利用示踪纤维法对有限元模拟纤维运动轨迹的理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弹性细杆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对于模拟纤维运动轨迹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号召下,碳足迹研究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对于碳足迹的分析有助于企业真正地了解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并采取可行性的措施来减少供应链中的碳排放。本文对碳足迹的相关概念进行了介绍,分析棉纺织行业碳足迹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社会普及碳足迹概念和引导更多棉纺织企业实施碳足迹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三通道转杯混色毛纱用于针织物时的混色规律,提出了利用有色纯羊毛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上生产混色毛色纱。利用三通道转杯毛纺细纱机在线调控纤维比例、混色与成纱同步进行的特点,生产不同比例、不同颜色的混色羊毛纱,并编织针织平纹织物。分别利用相对值法及最小二乘法研究三通道转杯毛纺混色针织物关于Kubelka-Munk(简称K-M)双常数理论的配色模型。结果表明:2种方法预测的样本色差均值均在1左右,比例误差均值在3%以下。最小二乘法对3组分样本的配色效果较好,相对值法对2组分样本的配色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当下对针织面料产品高档化和多功能化的追求,通过引入Thermolite?保暖功能性纤维新材料,结合光触媒抗菌除臭功能性整理新技术,赋予毛针织面料抗菌保暖等新功能特性。从纺纱、织造、染整工艺3个方面分析毛针织面料抗菌保暖加工技术的难点及措施,开发了2种抗菌保暖毛针织面料,并就其产品风格特征、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抗菌保暖毛针织面料在高档毛针织服装、保暖针织内衣以及抗菌针织运动休闲针织服装设计上表现出特有的优势潜力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纺纱断头,提高环锭纺纺纱生产效率,研发了一种面向环锭纺系统的纺纱张力在线检测装置,将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嵌入导纱板,再通过计算机信号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对导纱钩处的动态受力情况进行在线检测,将即时动态监测与物理数学方程求解相结合,以牵伸加捻卷绕等纺纱机构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方程即时求解纺纱张力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纲领板一次升降过程中,加捻段纺纱张力、气圈顶部和底部张力、卷绕张力均呈现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周期性变化;小纱张力最大值比中纱增加了12.6%,大纱张力最大值比中纱增加了10.6%。  相似文献   
9.
阐述织物的传热机理,并分别从梭织物与针织物传热模型的建立以及相应的计算方法方面综述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这一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指出今后织物热传递数值模拟研究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织物内部的传热过程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值模拟探究织物的传热机理可为新型热防护材料的开发及织物热性能的评估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数值模拟在织物传热方面的研究技术对于探索织物热传递过程及热防护织物的设计优化,提高试验安全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靖  韩晨晨  高卫东 《纺织学报》2023,44(2):128-134
针对纤维基驱动器结构稳定性较低、制备工艺复杂、难以实现产业化应用等问题,采用亲水性粘胶长丝与低熔点涤纶长丝,通过并线、倍捻、热定形的方法制备纱线基驱动器,利用在外界湿刺激条件下2种材料的非对称响应实现驱动功能。对该纱线基驱动器结构进行测试与表征,分析湿刺激下粘胶长丝与涤纶长丝协同响应驱动性能和循环回复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纱线基驱动器表面为粘胶与涤纶长丝束呈多层级交替排布的类骨骼肌结构;在一定范围内,驱动器的驱动性能随着纱线捻度、线密度与粘胶长丝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单次循环内驱动器最大收缩应变可达83.15%,连续30次循环内最大收缩应变回复率可达90%以上,展现出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强大灵敏的响应驱动性和循环回复效应,在柔性机械臂、智能纺织品等开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