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扬压力自动化系统于2000年6月实施完成。测压传感器采用美国Geokon公司 GK45005-50型振弦式仪器,数据采集设备及数据管理系统为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大坝及工程监测公司产品。经过试运行及与人工比测.认为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和精度指标都较好,达到取代人工现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用时间序列叠合模型建立大坝监测预报模型的2种基本方法:统计-时间序列模型和确定性时序叠合模型。通过统计软件SPSS实现2种时序叠合模型的实例表明,在环境量记录完整的情况下,统计-时间序列模型比单纯的统计回归模型精度要高;在缺少环境量监测或与环境量的因果关系不明显的情况下,用确定性叠合模型分析和预报大坝监测效应量的测值,精度也很高,并能够分离出趋势性分量、周期分量和随机平稳分量,分析的结果简单明了,是大坝监测分析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静态监控模型不能完全描述大坝监测效应量之间的关联性,探讨采用多元贝叶斯动态模型描述这种复杂关系.通过应用实例表明.建立的动态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高,能实时反映大坝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葛洲坝二江泄水闸扬压力自动化系统于2000年6月实施完成。测压传感器采用美国Geokon公司GK4500S-50型振弦式仪器,数据采集设备及数据管理系统为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大坝及工程监测公司产品。经过试运行及与人工比测,认为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和精度指标都较好,达到取代人工观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葛洲坝水利枢纽平面监测网进行过多期观测,实测效果并不理想,网形强度弱,可靠性因子和主要监测方向的灵敏度低。通过模型分析,在真空激光准直系统改造的基础上,探讨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改造旧网,进行网形优化,以提高枢纽平面监测网的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石钢280 m~2烧结机机头电除尘器漏风、除尘灰板结、电场内积灰严重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优化。通过调整入烧原料结构、实施射流刷振改造、加强烧结机生产操作制度管理和设备维护等措施,改善了电除尘器的运行状况,粉尘排放浓度由改造前的49.1 mg/m~3减少到39.3 mg/m~3,符合国标。  相似文献   
7.
从体系结构、硬件构成、网络结构和软件设计等几个方面来看,大坝监测自动化系统采集的数据会失真,针对以往监测数据验证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基于相空间重构和贝叶斯框架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BLS-SVM)相结合的监测物理量数据验证方法.采用LS-SVM构建了3种预测器,应用于单监测物理量和多监测物理量输出系统.实例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用时间序列叠合模型建立大坝监测预报模型的2种基本方法:统计-时间序列模型和确定性时序叠合模型。通过统计软件SPSS实现2种时序叠合模型的实例表明,在环境量记录完整的情况下,统计-时间序列模型比单纯的统计回归模型精度要高;在缺少环境量监测或与环境量的因果关系不明显的情况下,用确定性叠合模型分析和预报大坝监测效应量的测值,精度也很高,并能够分离出趋势性分量、周期分量和随机平稳分量,分析的结果简单明了,是大坝监测分析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长无浮托式引张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直线型或折线型大坝廊道内,常布置引张线来监测坝体的水平变形,传统引张线线体采用0.8-1.2mm钢丝,并产生较大的垂度,需用浮托装置托起,影响线体的灵敏度。目前采用新型的DPRP线体材料,线密度虽只有钢丝的1/5,但抗拉强度比钢丝大,已在大坝的引张线技术改造中使用。从无浮托引张线悬链方程着手,分别分析了线体的最大垂度和受拉变形与引张线长度、挂锤重量的关系、环境温度和风力因素对线体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电容式引张线仪和电容式垂线坐标仪的结构和原理,分析了此类仪器存在的问题和原有位移计算公式的缺陷,采用保角变换法重新推导了位移计算公式,并以葛洲坝水利枢纽使用的RY引张线仪和RZ垂线坐标仪为例,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际监测值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类仪器有较大的位移偏差,不能满足大坝安全监测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