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采用盐雾试验检验09CuP的腐蚀速度及Cu,P的抗蚀作用,其结果与长时工业大气腐蚀试验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31日晚持续强降雨导致云南省东川区舍块乡烧房沟爆发泥石流灾害,造成了人员伤亡、公路、民房以及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受损。这次泥石流发生在地质环境较为脆弱的工矿区,该泥石流的爆发是弃渣的不合理堆放与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现场实地调查与试验等方法,分析了泥石流形成的降雨条件、地形条件、物源条件,研究了烧房沟泥石流启动、流通以及堆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集中的松散弃渣物源以及强降雨是烧房沟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从发展趋势上看,烧房沟泥石流处于发展期,仍存在爆发泥石流的可能性。根据泥石流特征提出如下治理措施:拦、护为主,结合潜坝消能;及时清淤,恢复植被;实时监测,临灾预警。  相似文献   
3.
大型板材酸洗过程中产生大量酸雾,目前生产中普遍用来处理酸雾的槽边抽风法和静电除雾法存在投资大、占地多、设备易损坏等缺点。最近发展起来的浮球法虽然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其抑雾率较低(90%左右),成本较高(850元/m~2)。为此,在浮球抑雾法的基础上添加复合抑雾剂开发了浮球-复合抑雾剂联合使用法。首先研究了乌洛托品(HMT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葡萄糖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硫脲和OP-10乳化剂的浓度对抑雾性能的影响,得到抑雾性能较好的4种抑雾剂,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复合抑雾剂配方。将复合抑雾剂和浮球按不同比例混合,结果表明浮球-复合抑雾剂联合使用法在不同面积比下的抑雾率均优于浮球法。联合使用法的最优配方为PP六边实心浮球面积比0.9∶1.0+HMTA浓度0.20%+葡萄糖酸钠浓度0.30%+AES浓度0.30%+硫脲0.20%;该种方法的最佳抑雾率高达97%以上,且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提高纳米姜油乳液的稳定性,以平均粒径为指标,采用均匀实验优化姜油乳化剂的复配工艺。最后得到乳化剂最佳配方为:Span-80、Tween-80、D-95的浓度分别为0.80 g/10mL、0.05g/10mL、0.15g/10mL。制备的纳米姜油乳液的平均粒径为84.27 nm,具有较好的存储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是制备IPMC(Ionic polymer-metal composites,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电极的常用方法. 传统化学镀银方法制备Ag-IPMC(传统化学镀方法)的周期约为32 h,时间较长. 为此,本文采用电泳沉积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CNT)沉积在Nafion基膜表面作为IPMC电极,以缩短电极制备周期. 由于MCNT与Nafion基膜之间的结合力较小,所以首先进行一次化学镀得到Ag-IPMC(1次化学镀), 然后再利用电泳沉积法得到MCNT-Ag复合电极IPMC. 同时研究了电泳电压和电泳沉积时间对IPMC电致动性能的影响. 电泳沉积法不仅制备周期为传统化学镀方法的一半,并且制备的IPMC电致动性能也明显优于传统化学镀法. 电泳沉积法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IPMC电极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SJP水泥浆封堵强涌水钻孔可控注浆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勘查钻孔涌水治理实践为背景,针对金刚石钻进钻孔高涌水压力和大流量涌水的工程实际,对多种涌水治理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依据实测的涌水量及涌水压力等参数,提出了可控注浆堵涌工艺。论述了SJP水泥浆基本组成及其性能特点,可控注浆止涌的工艺技术,分析了止涌注浆孔口压力变化与孔内浆液处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止涌注浆压力变化中的"零起点"和"零末点"及h值等新概念,以及利用压力变化判断涌水通道类型的方法等。经3个涌水钻孔的注浆止涌的实践表明,按研究成果对大涌水量钻孔进行治理,有效封堵了这3个强涌水钻孔,保证了工程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8.
传统IPMC(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电极一般为贵金属,如铂、金等,为了节约成本,通过化学镀银制备了Ag-IPMC材料条,并将其应用于仿生鱼胸鳍和尾鳍驱动部件。通过无线蓝牙调节材料条驱动电压的方向和频率,以控制胸鳍和尾鳍的摆动,从而实现直线巡游、加速、减速和转弯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强震作用下滑坡岩体震裂损伤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的地震滑坡,其中滑坡岩体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裂损伤现象。通过大光包滑坡现场大量的调查工作,揭示了该滑坡不同部位岩体的震裂损伤程度随埋深、地形地貌及岩性条件的不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基于疲劳试验,从动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强震作用下滑坡岩体震裂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上限应力是影响岩体震裂损伤程度的首要因素,应力水平是震动频率影响岩体震裂损伤程度的前提。并基于此分析得出,滑坡不同部位受控于埋深及地形地貌的差异,决定了其受到的地震作用力及应力状态各不相同,是影响岩体震裂损伤程度的动力因素;而滑坡不同岩性之间岩体结构的差异,导致其表现出不同的破坏特征,决定了在相同地震荷载下损伤程度各不相同,是影响岩体震裂损伤程度的内在因素;地震爆发初期,强烈的地震冲击作用力在短时间内对岩体产生的巨大损伤及岩体自身结构的缺陷,是造成岩体最终震裂损伤的基础。以上研究成果为强震作用下滑坡岩体的震裂损伤程度进行快速的定性评价提供了依据,并丰富了大光包滑坡滑带岩体碎裂化成因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发生六年以来,对地震诱发最大的大光包滑坡开展了工程地质测绘、声波检测、钻孔取芯、电镜扫描等一系列工作,研究表明该滑坡滑带产生于震旦系灯影组三段(Zd3)白云岩的层内错动带。综合研究揭示滑床岩体碎裂化宏观特征如下:滑面以下0~1 m岩体呈砂土状,砂粒含量占到60%以上;1 m以下岩体平均声波波速2 500~3 000 m/s,完整性指数趋于0.15~0.77,岩体损伤程度总体上随滑床深度增加而减小,而滑面下同一深度岩体损伤程度随滑床高程的增加而增大,局部有差异性破碎。另一方面,微观研究揭示滑带岩体压剪晶体沿解理面折扭断裂,穿晶裂纹发育,表现为部分晶体松动架立,晶间连接丧失。研究揭示的工程地质意义:(1) 滑带岩体性质主要受控于层内挤压错动的泥质花斑状白云岩,该层成分复杂,风化程度高,节理发育,完整性差;(2) “5•12”地震使滑带岩体产生强烈的剪切破坏(拉张和压剪破坏)和翼裂纹扩展,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及完整性系数剧降,岩体质量劣化,在启动后巨厚滑体的碾压与揉搓作用下,滑带岩体的摩阻力进一步降低。综上,大光包滑坡滑带岩体损伤碎裂化是地震荷载作用下岩体内部缺陷动态演化的累进过程,滑带所在的地层岩性及岩体结构特征为其主要内因,强震荷载是其关键的外在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