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程根伟 《水利学报》1990,(10):62-67
本文研究了传统的洪水水位计算方法,推导出描述流量水位关系的新方程,并提出一种模拟水位过程的算法,可以作为独立的水位变换器用于河道沿程水位计算,并可构成全耦合的河道洪水演算模型,用于河道非线性水位流量计算和回水河段水文模拟。  相似文献   
2.
试验三峡水库生态调度,促进长江水沙科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水库具有库容大、调度灵活的特点,如何充分利用水库的工程优势,实现河流的径流泥沙优化控制,迫切需要早日开展科学研究和试验探索。根据长江河流的水沙特性和黄河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的实践,初步认为三峡水库梯级的生态调度试验目标应为四大方面,即保持河流洪水节律、维持上下游输沙平衡、促进库区水量交换和实现防洪补偿调节。由此建议利用三峡水库开展库区水位调控试验、库尾泥沙停淤试验、三峡水库排沙试验和荆江洪水补偿调节试验,通过这些试验解决原来工程设计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完善三峡水库优化调度规则,实现三峡水库可持续运用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岷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岷江上游水力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它已成为水电开发的重点区域,干流及支流的电站建设加速进行,自上游至汶川河段,实行六级梯级开发方案.但开发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岷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乏统一规划、开发混乱,水土流失严重,缺乏骨干调节水库以及水库功能单一等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加强流域总体规划,注重流域综合开发,建立河流梯级调度中心,强制保证河流水生生态系统的最低流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流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流水电开发在缓解水资源和电能短缺问题的同时,对库区及其下游的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1)工程施工恶化周边生态环境;(2)水库蓄水导致库区生态变迁;(3)引水式电站改变坝下缺水段生境特征;(4)河流水沙变化破坏下游河道及河口区的水-盐、水-沙平衡.针对水电开发所带来的这些问题,提出了几条应对措施,以弱化其负面影响.这些措施包括:(1)进行流域开发规划,重视水电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优化工程设计,预防或减少水土流失;(3)加强工程环境监理,明确环境管理职责;(4)加强水电建设项目的生态化;(5)优化水库运行管理,减轻生态冲击.  相似文献   
5.
普通的下渗模型一般都将土层的水分运动按集总参数系统来处理,而未顾及土壤水的垂直分布特性,亦即将初始含水量θ_0和后期入渗量F都看成均匀分布在整个土层之中,这种处理计算较简单,但有失真实性,尤其是在间歇降雨时的入渗很难算准。根据山坡水文学原理和一些试验流域资料,土壤水分的垂向分布是很复杂的,既受  相似文献   
6.
根据水库水动力特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三峡水库表现出河道型水库所具有的动库容特性,水库水面线不呈水平,坝前水位变化与库容变化不同步,按照静库容曲线计算出的水库蓄泄水量偏差可达50%以上。研究还发现,相对于水库巨大的库容变化的"惯性",坝前水位随水库下泄流量的变化比较快,通过水库的蓄放水调度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坝前水位的变化,三峡水库汛期调度具有较大的灵敏性。这个特征对于三峡水库的防洪和兴利调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安江岩溶水文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于岩溶区降雨径流模拟的新安江岩溶模型(KXAJM)是将流域划分为岩溶区和非岩溶区,岩溶区采用岩溶水库模拟出岩溶径流成分,非岩溶区由三水源新安江模型(SXAJM)计算.它较好地解决了岩溶面积划分,因此这种模型的计算精度较高,且各岩溶参数具有明确的水文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DEM的岷江上游数字流域的离散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流域地形与土地覆被类型离散化是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通过地形坡向分析技术在栅格DEM基础上生成数字化的流域水系和流域边界,按照流域地形特征将整个流域从空间上划分成多个自然子流域;在每个子流域内部,通过土地利用和土壤分布数字地图的叠加,生成体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组合的水文响应单元,并将研究区岷江上游流域离散为31个子流域,136个水文响应单元(HRU),实现了数字流域的空间离散化,为构建分布式水文模型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河道面积阈值的大小决定了离散子流域数目,也决定着水文响应单元的数量,具体流域的阈值需要进行比较分析来确定。  相似文献   
9.
河源作为河流形成环境的重要标志,需要一个简单且客观有效的判定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临界支撑流量(CSD)的河源集水面积计算模型,并且建立了最小集水面积CSA和CSD的关系。利用该模型在西藏的两个流域(拉萨河的堆龙曲、尼洋河白水曲)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堆龙曲的临界支撑流量(Qc)为0.0028m3/s,而白水曲为0.0085m3/s。另外,临界支撑流量可随水文气候条件而变化,湿润地区(白水曲)的临界支撑流量Qc要比半干旱地区(堆龙曲)的大。本文提出的临界支撑流量(CSD)概念和模型方法可以用于在复杂的地理区域确定河源的水文学指标,它也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水文气候变化对河流补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根据水库水动力特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三峡水库表现出河道型水库所具有的动库容特性,水库水面线不呈水平,坝前水位变化与库容变化不同步,按照静库容曲线计算出的水库蓄泄水量偏差可达50%以上。研究还发现,相对于水库巨大的库容变化的"惯性",坝前水位随水库下泄流量的变化比较快,通过水库的蓄放水调度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坝前水位的变化,三峡水库汛期调度具有较大的灵敏性。这个特征对于三峡水库的防洪和兴利调度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