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氨是烟草中天然存在的成分,在烟草中以NH4+形式存在,在烟草抽吸过程中以游离氨的形式被释放出来,而烟气中氨的含量对卷烟的吸味和劲头有很重要的影响。综述了烟草和烟气中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简要论述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对烟草和烟气中氨的测定方法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金鑫  刘浩楠  周程风  宋颖  翟婷  赵振鑫 《人民长江》2023,(3):216-223+235
以断续降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黄土坡面栅格单元地形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12段30 min、 60 mm/h雨强的降雨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对微坡度、微坡向与黄土坡面侵蚀过程、细沟形态演变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坡面微坡度与微坡向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降雨初始阶段(0~30 min),后续阶段(30~360 min)变化幅度较小,微坡度和微坡向变化与坡面时段侵蚀量显著正相关。细沟网络形成后,微坡度<15°区间和45°以上区间栅格占比缓慢上升,且主要产生于细沟内部,细沟内部在发育过程中会产生泥沙堆积的平台和坡度较大的陡坎。细沟的发育过程是细沟内径流的剥蚀和边壁不稳定土体的坍塌共同作用的非均匀发育过程,径流的剥蚀和土体的坍塌互相促进,加速了细沟的发育过程,从而造成了侵蚀量的波动。细沟侵蚀过程中坡面微坡向以坡面坡向为主导,坡面坡向栅格占比在30 min后保持不变,而细沟总表面积逐渐增加,说明微坡向与坡面同向的细沟栅格数增加。细沟会产生有一定宽度的沟底,沟道的横截面由“V”形向“U”形过渡。除北向外,其余微坡向栅格数变化与细沟密度、细沟割裂度、细沟复杂度、细沟累计长度和细沟平均宽度显著相关,微...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迷迭香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微波萃取法从迷迭香中提取迷迭香酸的工艺条件,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15%乙醇做溶剂,料液比为1:5(w/v),超声波预处理10min,然后进行微波法提取,微波功率为540W,辐射时间为6min,共辐射4次,迷迭香酸的提取率可达到94.54%.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微波提取迷迭香酸,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和节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翟婷 《硅谷》2011,(1):38-38
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保证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而具有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作用的人文精神则是重要的上层建筑。科学认识论是人文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在人类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核心内涵,但是由于受到文化的底蕴、发展历史、人文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的专家、学者对科学认识论的认知和理解自然不尽相同。在后现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科学认识论对于促进用文化的视角去认知、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科学认识论的后现代文化镜像做以浅谈,以达到进一步加深对于科学与文化两者关系的理解、利用人文精神认知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点热源作用下,无限大十二次对称二维准晶基体和圆形弹性夹杂界面之间含多条裂纹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复变函数分区全纯理论、留数定理、广义 Liouville 定理、Riemann-Schwarz 解析延拓定理及复应力函数奇性主部分析方法,获得了集中热源作用于准晶基体内任意一点时,准晶基体和圆形弹性夹杂内外温度场、声子场热应力的一般复势解。由此获得了含一条界面裂纹和两条界面裂纹时温度场以及声子场热应力的封闭形式解答,将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夹杂半径、点热源强度及裂纹角度对热应力和裂纹尖端热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源强度的增大,裂纹尖端的声子场热应力也逐渐增大;随着裂纹角度的增大,裂纹尖端的声子场热应力强度因子变大;随着半径的增大,热应力强度因子的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取得的峰值越高,即裂纹角度和夹杂半径的增加,促进了裂纹的扩展。这些结论为准晶材料的结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文化资源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孕育而生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本文就我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建设发展措施进行基本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熔融钒渣在不同冷却制度下导致钠化焙烧-水浸工艺提钒率波动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S)及电子探针(EPMA)等表征方法,研究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及钒尖晶石结晶特征对钒提取率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了析晶调控高效提钒机理。结果表明:熔融钒渣的水淬温度对熔融钒渣中钒的析出率、钒尖晶石结晶粒度及钒渣钠化焙烧-水浸过程钒物相转化率及浸出率影响显著。在熔融钒渣降温过程中,1400~900℃为尖晶石快速成核生长期,900℃水淬后,钒基本完成从液相向尖晶石固相中的迁移,结晶相以钒铁尖晶石为主,其中钒呈均匀分散状态;900℃后,尖晶石生长变缓,并以钛铁尖晶石沿钒尖晶石边缘析出为主,尖晶石内部仍呈现钒的“中心聚集效应”。对1400℃、900℃和400℃水淬钒渣(Water-quenched vanadium slag,WQVS)分别进行钠化焙烧-水浸试验,水淬钒渣粒度小于0.15 mm,m(Na2CO3)∶m(NaCl)∶m(WQVS)=10∶3∶100,焙烧温度为780℃,焙烧时间为200 min。将焙烧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