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页岩气储层有机质的非均质性及其对微观孔隙结构的影响,选择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海相页岩,以有机碳含量测试为基础,结合镜下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氮气吸附等实验手段,研究该地区页岩气储层有机质非均质性及其与矿物组分、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川南地区龙马溪组有机质页岩沉积处于深水陆棚环境,干酪根类型以混合型(II1型)为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41%,各地区随所处沉积环境的不同有所变化,总体属于中碳—高碳页岩储层,在平面及纵向上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有机碳含量与生物成因的石英等硅质矿物及黏土矿物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对孔隙体积、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径等相关孔隙结构参数均会造成相应的影响,是表征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的重要地球化学参数。研究结果为准确评价页岩气储层微组构非均质性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长宁页岩气田是中国页岩气勘探的先导靶区之一。受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前人主要识别断距大于20m的断层,会忽略断距小于20m的微小断裂,然而长宁地区普遍发育断距小于20m的微小断裂,容易造成其长水平井开发中出层、卡钻、压窜、套变等复杂工程情况,因此,如何进行长宁页岩气储层微小裂缝的识别,并进一步细化断裂分级成为了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在前人的断裂解释认识上,通过井震结合,综合运用相干、蚂蚁体等多种方法,提高了微小断层的识别和刻画精度,总结了继承型、伴生型、走滑型三种微裂缝成因分类,并在原有的四级分类基础上增加了第五级断裂(微断裂)的分类原则和识别方法。结果显示,该区发育大量走向北东向、北西向的微断裂,与I-IV级断裂的方位一致,符合成因规律,且能够匹配解释前期钻井、压裂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问题,证实了微断裂识别方法的可靠性和微断裂对页岩气开发工程的不利影响。通过对微裂缝的有效识别,可以为轨迹优化、钻井及压裂施工提供预警处理依据,并为地质甜点分析、页岩气产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对川南地区五峰组-龙一1亚段海相页岩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组-龙一1亚段矿物组成为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和黏土矿物,以及极少量菱铁矿。由深到浅,脆性指数先增大再减小,2小层脆性指数最高,是目的层段中最有利于进行压裂改造的层段。研究区共识别出12种岩相,其中主要发育6种岩相:含黏土硅质页岩相、混合硅质页岩相、含黏土/硅混合质页岩相、含灰硅质页岩相、含灰/硅混合质页岩相、混合质页岩相。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取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两口页岩气井,利用不同流体充注下的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有机地化、X-衍射、现场解析等实验测试,研究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孔和无机孔的微观特征及其发育程度,重点探讨不同孔隙类型对吸附气、游离气赋存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内过成熟时期页岩中有机孔孔隙度增加不利于吸附气的赋存,游离气在有机孔中的储集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吸附气在无机孔中的赋存主要受黏土矿物影响,游离气含量随无机孔孔隙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孔隙度为0.55%~3.32%,平均为1.66%,无机孔孔隙度为1.12%~3.27%,平均为2.39%;游离气含量(平均为1.57 m~3/t)高于吸附气含量(平均为0.94 m~3/t);过成熟时期页岩有机孔孔隙度增加以孔径增大为主导,随着有机孔孔隙度从0.55%增加至3.32%,有机孔中吸附气含量则从1.25 m~3/t降至0.58 m~3/t;同时,在有机孔储集条件更优异的井中,游离气含量与有机孔孔隙度相关性较差(R~2=0.032),游离气在有机孔中的储集受到多个因素共同控制;黏土矿物多样化的结构丰富了页岩的比表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准确评价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的含气量,将页岩气分成吸附气和游离气单独进行计算再求和,以等温吸附实验数据为基础,提出并构建了基于微孔充填理论和D-A(Du-bibin-Astakhov)方程相结合的吸附气量评价模型,模型中的可变参数微孔最大吸附量V0、与吸附体系对气体的亲和力有关的常数B、与吸附体系...  相似文献   
6.
页岩气作为近年来崛起的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其钻完井关键技术是井筒服务技术研究的焦点。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二录井公司为实现优快钻井的目的,通过CN8平台6口井的实验,探索"重点监测、及时预警、提前预防、根本解决"的综合录井安全监测工作方法。该方法利用页岩气开发工厂化作业的工艺特点,进一步挖掘综合录井地层对比分析、参数监测、远程传输等传统技术的优势,在优化井身结构、优化钻井参数、优化钻井液参数的钻井"三个优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钻井周期由首口井的73.23d逐渐降至后期的27.33d。现场实践结果表明,综合录井在工厂化作业中为实现优快钻井切实发挥了自身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管道运输已经成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运输必不可少的方式,但是,随着管道事故频频发生,天然气集输管线腐蚀已经成为制约天然气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以页岩气集气管道为例,在其输送的气质和水质中检测到CO2、溶解氧、SRB和Cl-等多种腐蚀性物质,腐蚀环境十分恶劣,对集气管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破坏,甚至导致多条集气管道快速穿孔,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开展页岩气湿气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工作能为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利保障。为此,利用多相流理论,以某气田页岩气湿气集输管道运行工况为基础,根据MP-ICDA(多相流管道内腐蚀直接评价)进行内腐蚀直接评估流程。采用OLGA软件进行多相流模拟与计算进行管道内腐蚀间接评估,确定了管道内的腐蚀敏感区为低洼处和上坡段。内腐蚀直接评估在管道高风险位置开挖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完成管道后评价,确定再评价时间。  相似文献   
8.
体积压裂是非常规油气提高压后产量的有效手段,为降低储层和人工裂缝的伤害,体积压裂主体采用低黏滑溜水携砂,携砂距离受限,储量动用范围小。文章首次提出纤维临界结构浓度,即纤维形成的网络结构可让支撑剂沉降速度快速降低时对应的纤维浓度。低黏滑溜水中,加入纤维对液体黏度无明显影响;静态悬砂实验对比了纤维长度、支撑剂浓度对纤维临界结构浓度的影响,长度9、6、3 mm的纤维,其临界结构浓度分别为0.2%、0.4%、0.6%,支撑剂浓度对纤维临界结构浓度无影响。采用平板可视化实验装置,纤维加量0.3%,对比长度6 mm与3 mm纤维的动态携砂性能,6 mm纤维携砂性能较3 mm提升50%以上。在天然裂缝发育的页岩气井21-X井应用,全程低黏滑溜水纤维携砂,纤维加量0.2%~0.3%,施工压力平稳,有效降低天然裂缝段加砂难度,测试日产气量15.78×104 m3(压力45 MPa),生产524 d,单位压降采气量是地质条件相当的21-Y井的2.43倍。纤维滑溜水携砂技术在页岩气推广应用7口井,平均单井压后产量较地质相当的邻井平均提升20%,实验和现场应用表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