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QHD32-6油田大面积分布的河道砂体中存在单一河道砂体边界这种情况,在全区展开了单一河道砂体的追踪。主要利用研究区有限的测井、测试、取心及示踪剂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砂体切割及平面匹配关系对复合砂体进行分类,从而有利于单一河道识别后对复合砂体内部连通关系的认识,为准确地判断油水井的注入或来水方向、剩余油分布等,为油田开发、增产工艺及措施的实施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际同领域相比,我国近年来在利用微量元素寻找油气资源方面取得了一些认识,但进展缓慢。多目标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推进,为该工作的深入展开提供了数据基础。饶阳凹陷为我国重要油气富集区之一,油气资源分布规律研究较为透彻,但随着油气资源的开发其产能维持压力渐增,急需进一步开展新的勘探工作来寻找接替资源。本次研究表明,深层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可以反映区域构造单元发育特征和隐伏构造的展布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其分布规律与探明油气资源分布区在剖面和平面上均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因此深层土壤微量元素分布规律在油气资源勘探中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当然,对于土壤微量元素对油气资源的敏感性及实用性还需进一步开展工作进行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3.
热采技术是渤海油田开采稠油的主要方式,但普遍存在能耗高、规模大等缺点,制约了海上稠油的开采。渤海A油田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深部地热能辅助开采浅层稠油的方法。系统地介绍了地热能辅助开采浅层稠油的工艺设计,基于渤海A油田实际地质背景,结合传热理论和油气渗流规律建立了地热能辅助开采稠油的数值模拟模型,并通过经济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敏感因素。模拟结果表明:注入水经地热储层的加热,上返至稠油储层时具有80 ℃以上高温,能够有效加热稠油储层使稠油黏度大幅度降低,累积产油量达3.0×106 m3,是常规注海水累积产油量的1倍;生产20 a净现值显示出地热能辅助开采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资金回收期为2 a,净现值高达21.8×108元。敏感性分析显示,注水温度为50~60 ℃时具有较好的开采效果,长水平井段地热能利用率较好,稠油采收率较高,注水速度对地热能辅助开采方法具有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VSP测井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小7-29-1井为例从零偏VSP纵波和非零偏VSP纵波两个方面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解决了小10-16区块缺乏井资料、精细构造解释难度大以及储层横向变化难预测的问题,为该断块油藏的整体部署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渤海P油田为复杂小断块稠油油田,大部分区块为天然能量开发。油井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下降,有机质容易析出,对筛管表面、近井地带造成堵塞,引起产量下降。目前海上常规的增产措施面临设备投入大、程序复杂、耗能高,油藏易受到伤害,采出液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开展了生物酶解堵技术研究,生物酶是由酶主导的多种生物化合物组成的水溶性产品。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表明生物酶具有非常高的释放储层岩石颗粒表面碳氢化合物的能力,可以改变岩石的润湿状态,大幅提高驱油效率,具有安全、高效、施工方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演示相分析,储层微相识别从而总结沉积相的特征,根据测井相应关系,得到各个微相的测井相特征,通过界面约束,剖面分析识别从而得到研究区的沉积体系特征,为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相沉积储层的研究提供主要的研究依据,对储层的预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使得随钻高分辨率电成像测井成为可能。它受不规则井眼影响小,能取得不受钻井液侵入影响的井周电成像数据。现场测试表明,优化的、井下压缩的实时成像测井技术可以用于提取构造信息,更高分辨率的电成像技术可用于沉积相分析。因此,地质和钻井工程师可以通过对其资料分析,在现场进行地质导向工作,确定最佳井眼位置,控制钻头方位,指导钻头穿过目的层位,同时,避免或降低钻遇对生产有不利影响层位的风险;实时地识别断层、井眼垮塌等钻井风险状况,降低钻井风险;保持井眼稳定。本文从优化井眼轨迹、规避钻井风险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致密砂岩气藏复杂地质特性和特殊渗流机理造成相当一部分储量难以得到有效动用.以川西新场气田Js12、Js32气藏为例,在大量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致密砂岩气藏渗流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水锁效应、应力敏感伤害、启动压力效应是影响储量难以动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的生产压差为10 MPa,远大于合理的生产压差7 MPa,造成较严重的应力敏感伤害;压裂过程中水锁效应则导致压裂液返排率低,压裂液滤失带启动压力高,气相渗透率低,制约了压裂开发的效果.以低伤害为核心,高效返排为手段的大型加砂压裂技术、多层压裂合层套采技术、水平井及水平井压裂技术是开发新场气田Js12、Js32气藏难动用储量的主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趋势面分析涉及十分复杂的矩阵运算,而TATLAB的优势正在于此。本介绍了MATLAB的强大计算以及图形处理功能,并以一应用程序在MATLAB环境中实现趋势面分析,用其所得的计算及结果的可视化来讨论MATLAB在数学地质趋势面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煤层气井压裂裂缝中的煤粉堵塞问题,提出利用超级分子膜(SMF)在裂缝中形成网状结构,诱导小颗粒煤粉排出,阻止大颗粒煤粉运移,进而提高裂缝的渗透性的方法。以沁水盆地3号煤为对象开展了煤层气井压裂裂缝内控煤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SMF中A剂质量分数高于5%,B剂质量分数在2%~9%时能够有效控制煤粉聚集成团,煤粉混合液变清澈;采用SMF驱替后,岩心渗透率提高3~6倍,当SMF组合浓度适中时,岩心渗透率提高6倍以上。驱替后的岩心中,煤粉呈现出明显的团状,驱出来的液体中基本不含煤粉。且液体对煤基质的伤害率在15%以内。表明采用SMF能够有效提高煤粉伤害后的裂缝渗透率,为裂缝内煤粉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