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矿业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TI煤层AVO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苏萍  王宏伟  杜文凤  勾精为 《煤炭学报》2013,38(10):1715-1719
针对两地层均为HTI介质的界面,根据位移理论,推导出地震纵波、横波分别从界面上方和下方入射情况下的反射纵波、反射横波、透射纵波和透射横波等发散系数精确表达式。推导公式可以解决地层物性差异大和大偏移距造成系数不够准确的问题。利用所推导的公式,得到HTI煤层AVO的发散系数曲线。通过分析发现,HTI煤层AVO响应特征,除了受背景介质物性参数影响外,还与裂隙密度、裂隙开度和裂隙填充物有关。在裂隙填充物为流体时,裂隙密度是影响AVO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炸药为震源、联合接收纵波和转换波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三分量地震勘探观测方式。由于纵波和转换波在波的传播路径、最佳接收窗口以及反射点位置与界面深度关系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设计一种同时兼顾接收纵波和转换波的观测系统有一定难度。针对转换波传播路径不对称的特点,参考纵波观测系统综合平面图示方法,提出了转换波观测系统综合平面图示方法。利用转换波综合平面图示法,可以将转换波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和转换波勘探所观测到的地段直观地表达出来。为了实现纵波和转换波在不同的最佳接收窗口、不同的面元大小条件下,覆盖次数均能达到均匀,提出了一种兼顾接收纵波和转换波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即在设计时,首先要保证转换波满足在最佳接收窗口的前提下,共转换点面元内覆盖次数均匀,然后对纵波偏移距进行适当编辑,使纵波在满足最佳接收窗口的条件下,共反射点面元内实现均匀覆盖次数。利用这种纵波和转换波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不仅可以解决纵波和转换波覆盖次数的均匀性问题,而且可以使纵波和转换波数据均处于最佳的接收窗口之内,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波多分量技术预测轮南地区中生界储集体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轮南地区地震转换波勘探中,研究了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和解释的方法。采集时,要使药量、炮检距等满足接收转换波的要求;处理时,采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平面波理论与平面波的偏振投影技术,实现P波、SV波的波场分离,转换波处理时考虑到共转换点并非在炮点与检波点的中点,用共转换点(CCP)道集求取其时距曲线进行叠加,得到转换波叠加剖面;解释时,首先进行P波剖面解释,正确认识波形,利用VSP测井和声波测井等资料标定转换波剖面后,解释反射明显的地球物理界面,制作压缩剖面,将P波剖面与SV波剖面一一对应分析,识别内幕波形变化,测算各种属性。应用该技术,发现轮南地区侏罗系与三叠系的储集体地震波动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图8表1参8  相似文献   
4.
淮南煤田东2孔VSP测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主要阐述了对淮南煤田东2孔VSP测井资料进行处理,解释的初步成果及其在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在处理过程中使用了三分量数据重定向与合成,波场分离,分离后的上、下行P波进行反褶积,零井源距VSP走廊叠加等技术,将处理速度,走廊叠加剖面用于煤田的层位标定,用转换横波速度对3D3C的PSV横波走时信息进行整理和推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而对煤田的多波勘探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测系统的面元划分与覆盖次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不同速度比和不同的炮(检波)点距的观测系统设计,目前仍然没有一个可行的方案.提出共炮点转换点距和共检波点转换点距的概念,通过分析各个炮(检波)点对均匀覆盖面元的贡献情况,总结并提出了转换波观测系统设计中面元划分与覆盖次数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不同速度比和炮(检波)点距的观测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脉冲波干涉带的芬解方法,其特点在于宅不是直接对脉冲波千涉带进行芬解,而是首先将脉冲波千涉带化为楷和波千涉带,然后利用分解谐和波千沙带的方法进行处理,求出客个单波的频谱分量并加以合成,以求得单脉冲波。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EDA(Extensive Dilatancy Anisotropy)介质中的横波分裂现象,在此基础上,对薄煤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进行了推导,并建立了含煤地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P-SV转换波AVO正演模拟。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入射角为0时,薄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为0;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系数先增大到一个最大值,然后开始减小,薄层的厚度对于薄煤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存在较大的影响,裂隙密度和裂隙的填充物对于薄层的转换波反射系数在大角度入射时存在较大影响,这种影响与EDA介质的各向同性背景参数有较大关系,裂隙的开度对于薄层转换波反射系数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各向异性的薄煤层AVO正演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煤层厚度薄、煤层顶底界面波阻抗差较强的特点,从一般各向异性介质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出发,推导出了两层EDA介质水平界面情况下平面波的反射和透射系数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3层介质(即EDA介质薄层位于两个各向同性介质之间)的平面波反射和透射系数。利用所推导的AVO公式,对煤系地层进行了纵波AVO正演模拟,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薄层的厚度、EDA介质的各向同性背景参数对薄层纵波反射系数有较大影响,裂隙开度对薄层反射系数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开展煤田转换波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工作,提出了纵横波联合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思路,基于双聚焦理论,计算出分辨率函数、角度与射线参数函数(AVP)、优度和采集痕迹等。结合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矿地质条件和地质任务要求,设计了转换波观测系统,采用基于双聚焦理论的定量分析法和常规面元属性分析法对所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分辨率函数具有窄而高的主瓣和小的旁瓣,主瓣强度分布均匀;AVP函数在期望的空间带宽内保持平坦,且全区分布均匀;优度值高,采集脚印迹弱,覆盖次数、偏移距和方位角分布均匀,说明所设计的转换波观测系统对研究区开展煤层地质构造和进行岩性解释有利。利用所设计的观测系统进行了实际数据采集,所获得的地震单炮记录信噪比高,反射波组特征清楚,主要目的煤层有明显显示,表明所设计的观测系统适用于研究区转换波勘探,能满足构造勘探和岩性勘探的地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地震横向分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三维异常地质体的类型有很多,其地震特征也各不相同,在地震解释中,准确地识别各类地质体及其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动用地震反射波法发现并圈定其边界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地震记录仪器和检波器的进展推动了地震定量解释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利用地震波的振幅特征进行定量解释进展更快。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全三维偏移成为常规方法,为地震地质解释提供了可靠的解释数据。由于地震仪器的限制、激发接收条件的变化、大地滤波效应及脉冲源的冲激响应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例如,当两个地质体的边界间距在横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