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断层侧向封堵分析在辽东湾海域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区域走滑构造应力场作用,近SW-NE向延伸的辽西1号断层和辽中1号断层长期活动,辽东湾海域发育了极其复杂的断裂系统,形成了众多断块圈闭.辽东湾海域近年勘探评价的含油构造均为复杂断块构造,钻井证实构造内各断块油水系统及储量差异巨大,影响断块油气成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断层侧向封堵性.统计表明,有45.8%钻探失利或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岩性尖灭线的识别与刻画,一直是隐蔽圈闭描述的难题。文中以薄层调谐理论为依据。利用基于S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分析了薄层调谐的瞬时谱特征及利用薄层调谐原理识别岩性尖灭线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不同频率的瞬时谱分量来表征不同厚度三角洲砂体的尖灭线。由于不同位置的三角洲砂体尖灭点处厚度不一致,将核主成分分析的思想引入到瞬时谱分量的处理中,利用核主成分分析技术,可以将原来分散到各瞬时谱分量中包含的所有尖灭线的有效信息,通过贡献值极高的第一主成分的形式综合表示出来,达到全面刻画三角洲砂体尖灭线的目的。该技术在JX1—2N工区东三层序低位域三角洲砂体尖灭线识别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常规叠后波阻抗反演和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难以有效预测和描述QHD29-2区块储层和流体的展布范围,为此,采用了基于Russell近似的 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该反演技术直接从流体弹性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中提取对流体类型较敏感的流体因子f和剪切模量μ,使弹性阻抗与流 体因子相关联,最终反演结果兼顾常规弹性阻抗反演的高抗噪性以及利用流体因子进行流体识别的直观性,有效地减少了常规流体因子间接计算 的误差累积。利用叠前弹性阻抗反演方法进行QHD29-2区块东营组三段流体检测,进一步提高了该区块含油气储层物性横向变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地震描述中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追踪的超覆线与实际地层油藏的超覆线不一致,地层超覆线识别及刻画是地层油藏勘探成功的关键。在地震地质一体化研究思路下,通过古地貌精细分析及物源体系研究,明确地层超覆带及构造-地层型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层序分析,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细致分析砂泥岩地震响应特征。综合运用相位分析技术、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等进行地层超覆线的识别及刻画,通过实际资料的应用,较好地刻画出了地层超覆线的位置,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5.
伸展应力和走滑剪切应力共同控制莱北低凸起的形成和演化,在钻探过程中发现该区横向速度变化较大,严重影响了钻前深度预测和后续滚动勘探。为此,利用测井资料、三维地震资料和地震速度资料研究了莱北低凸起走滑-伸展应力区的高速异常现象。基于区域应力场机制及压实量分析,讨论了构造对地层速度的横向控制作用,探索了高速异常的成因,利用"去除正常压实作用"的方法定量刻画了高速异常带。结果表明:①在走滑-伸展应力区,受次级挤压分量产生的水平挤压作用影响,雁列式T破裂带内部地层除了存在垂向正常压实作用之外,还存在水平构造压实作用——莱北低凸起浅层NE向高速异常带的成因;②高速异常带沿着雁列式T破裂展布,其分布范围受断裂活动范围控制,高速异常量与断层的活动强度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高速异常带的发育规律吻合。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构造圈闭的落实程度,降低了油气的钻探风险.但在三维地震资料未完全覆盖且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的区域,如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准确落实构造圈闭,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些难点,综合应用时间切片技术、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联合解释技术、地质模式指导下的构造解释技术、精细构造成图技术,在锦州20 -A...  相似文献   
7.
90°相位转换技术是通过地震相位旋转90°,使地震反射的主要同相轴与地质上的岩层对应,从而使地震相位具有岩性地层意义.该技术具有运算速度快、完全尊重原始地震资料,无需井资料和模型的约束等特点,尤其适合海上少井或无井条件下的储层研究.90°相位转换技术在渤海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田的储层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储层...  相似文献   
8.
岩性圈闭识别及精细刻画是岩性勘探获得突破的关键.首先分析了石臼坨凸起区低幅度构造形成背景及岩性圈闭发育特征,针对新近系砂体横向连片、纵向叠置的展布特征,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利用地层切片和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开展岩性圈闭的定性识别;再结合波阻抗反演以及90°相位转换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及单砂体描述;最后利用叠前弹性反演技术进行油气检测,指出有利的含烃范围.该技术系列在石臼坨凸起区岩性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利用现有钻井资料、地震解释成果,结合区域特殊断裂特征,基于辽中凹陷断裂体系的平面、剖面特征,完成了两条主走滑断裂平行侧列、两条主走滑断裂不平行侧列、单条主走滑断裂等3组断裂样式的构造物理模拟,深入研究了辽中凹陷走滑断裂典型特征、断裂演化以及形成机理,同时计算了主干断裂走滑量。模拟结果表明:①辽中凹陷在平面发育一系列雁列、帚状断裂体系,主要发育在LZ1断裂尾端以及走滑断裂上部浅层,受控于渐新世右旋走滑活动;②随着走滑量增加,先后形成雁列、帚状断裂体系、平面贯通断裂形态,雁列、帚状断裂体系可作为深层走滑断裂解释的基本依据;③走滑量定量模拟统计分析表明,伸展量与走滑量比率约为3:2,辽东湾坳陷的3条一级断裂在东营期走滑作用最强,LZ1断裂走滑量最大。  相似文献   
10.
受渤海西部区域性构造活动的影响,歧口凹陷歧中北—沙西地区火成岩大面积分布,其分布主要受控于NNE和NW向一组共轭走滑断层。平面上火成岩整体呈环形分布,火山口—近火山口地区呈条带状分布,表明火山喷发呈现整体中心式喷发和火山口附近裂隙式喷发的特征。通过研究火成岩的厚度、平面分布及发育期次,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分析认为,歧中北—沙西地区火成岩的发育特征与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大陆东部俯冲挤压作用相关,在挤压作用影响下,上地幔局部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沿深大断裂侵入地壳,喷溢出地表,形成受走滑断裂带控制的火山喷发;同时,受板块俯冲速度变化的影响,形成了该区2次火山喷发活动。由于火成岩不同岩相带物性变化较大,其中以火山口—近火山口区域物性较好,因此在火山口—近火山口区域易于形成火成岩油气藏;而火成岩远源区由于物性较差,限制了油气向上运移,则形成良好的盖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