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NaOH、Na2CO3、Mg(NO3)2、A(lNO3)3和Co(NO3)2为原料,用共沉淀法合成的类水滑石为前体制备固体碱型Co-O/Mg(Al)O催化剂,将其用于常压下催化分子氧氧化正丁硫醇向二硫化物转化。对催化剂进行了XRD测定,讨论了镁铝摩尔比、焙烧温度与催化剂物相组成及其活性关系。考察了溶剂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对氧化产物结构进行了IR、UV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2.
砂砾岩稠油油藏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油田六东区克下组砂砾岩稠油油藏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在开发中频繁的吞吐过程会对储层造成伤害,影响开发效果。为了研究储层的伤害机理,利用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通过对钻完井液体系对储层伤害影响研究,分析该储层伤害微观机理。确定了造成该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是储层粘土膨胀、钻井液对储层的污染和温度变化等,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储层保护措施,解决了开采过程中的油层保护问题,并为同类油田提供了可借鉴的油层保护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运用气相色谱、色谱-质谱和碳同位素等分析技术对准噶尔盆地典型的侏罗系和白垩系原油、二叠系和石炭系原油进行室内混源油配比实验分析,并对混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源油的碳同位素值与混源油的比例呈线性规律变化,侏罗系与白垩系混源油的姥植比随侏罗系原油比例增加而增大,三环萜烷C23/C19伽马蜡烷的含量随侏罗系原油比例的增加而减小。二叠系与石炭系混源油的姥植比随石炭系原油比例增加而增大,三环萜烷C23/C19、β-胡萝卜烷的含量随石炭系原油比例的增加而减小。图7参7  相似文献   
4.
APV缔合型清洁压裂液室内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洁压裂液作为一类新型的低伤害压裂液,因其优良的特性在储层压裂改造中有良好的发展应用前景。为了对压裂施工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对APV缔合型清洁压裂液体系中温区配方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APV具有很好的耐温耐剪切特性和时间稳定性,在中温地层中能很好地满足施工的粘度要求。通过粘弹性测试得出该流体为强冻胶,在整个扫描过程中损耗模量低于储能模量,表现出以弹性行为为主,在相对低粘度时仍具有良好携砂性能。少量的破胶剂即可使此压裂液在4 h后完全破胶,随着破胶剂份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破胶速度,破胶液粘度小于3 mPa.s,具有很好的破胶性能,与地层配伍性良好。在实际使用中,可以采用改变破胶剂浓度来控制此清洁压裂液的破胶速度,更好地满足压裂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疆油田六东区克下组砂砾岩稠油油藏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在开发中频繁的吞吐过程会对储层造成伤害,影响开发效果.为了研究储层的伤害机理,利用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通过对钻完井液体系对储层伤害影响研究,分析该储层伤害微观机理.确定了造成该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是储层粘土膨胀、钻井液对储层的污染和温度变化等,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储层保护措施,解决了开采过程中的油层保护问题,并为同类油田提供了可借鉴的油层保护技术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油藏岩石润湿性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的新方法,即经改进的接触角测定法,该方法分别使用光滑的石英玻片和经抛光的方解石晶片替代典型砂岩和碳酸盐岩的岩石表面,并用各种不同的钻井液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后,测定蒸馏水水滴的接触角,以评价钻井液引起润湿性改变的程度。测定实例表明,其数据合理,可定量评价钻井液引起润湿性改变的程度。与传统的Amott法和USBM方法相比较,该方法的特点是不需储层岩心样品,更适合在探井中使用,且操作简便、耗时短,为油基钻井液配方优化提供了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莫北2井区采油井口优化和压裂管柱分析,表明该井区的套管强度满足无封隔器压裂工艺;通过对比优化前后压裂工艺的投产费用与投产时间,以及现场应用表明,优化后的压裂工艺既简化了施工工序,减少了投产时间,降低了施工风险,又节约了投产费用,降低了投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用固体碱[Mg(Al)O]负载金属氧化物(Co2O3)作催化剂,在常压下催化分子氧氧化正丁硫醇向二硫化物转化。实验考察了镁铝摩尔比、催化剂焙烧温度及活性组分钴含量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还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溶剂对正丁硫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o2O3/Mg(Al)O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镁铝摩尔比3:1、Co含量8%、活化温度600℃条件下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常压下用Co2O3/Mg(Al)O催化分子氧氧化正丁硫醇的适宜反应条件为:甲醇作溶剂,反应温度40℃。用IR、UV对正丁硫醇的氧化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Co-O/Mg(Al)O催化剂在常压下催化分子氧氧化丁硫醇转化为二硫化合物,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底物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反应初速率的影响,得到常压下,当催化剂用量小于1.4g、C_((n-C_4H_9SH))低于0.3mol·L~(-1)时,反应动力学方程为v_o=34.3C_((n-C_H_9SH))e~(-12.1/RT)。并采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质谱(MS)表征了氧化产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