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浸渍还原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镍氢化物/分子筛(NiH/Hβ)烷烃异构化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反应条件对其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活性组分质量分数为0.5%,反应温度为300 ℃,反应压力为2.0 MPa,氢/油摩尔比为4.0及质量空速为1.0 h-1时,NiH/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活性最优,正己烷的转化率为83.0%,异构烷烃的选择性与收率分别达到78.6%、65.2%。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NiH/Hβ催化剂催化正己烷异构化反应机理,证明NiH金属活性中心具有良好的加氢/脱氢功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萃取法结合GC/双火焰光度检测器技术,研究了碱洗、固定床脱臭和液-液脱臭等脱硫醇工艺中加氢精制重汽油中硫醇类型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加氢精制重汽油中硫醇以C6及C6以上硫醇为主,C6及C6以上硫醇硫质量占总硫醇硫质量的92.1%;碱洗前后加氢精制重汽油中硫醇的种类相同,但各硫醇单体的相对含量发生变化,碱洗后正戊硫醇和正己硫醇的相对含量降低,而C6异构硫醇及C6以上硫醇的相对含量增加;采用不同脱臭工艺或不同深度脱臭处理后,加氢精制重汽油中的硫醇都以苯硫酚和C7及C7以上硫醇为主,苯硫酚和C7及C7以上硫醇硫的质量占总硫醇硫质量的81%~91%,表明大分子硫醇的脱除较为困难,脱臭过程中大分子硫醇的脱除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针对降低流化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的问题,从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加氢脱硫技术中新的催化剂活性组分和新型整体式催化剂;重点评述了非加氢脱硫技术中渗透汽化膜法脱硫、离子液体脱硫以及分子识别脱硫新技术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指出虽然目前非加氢脱硫技术工业化程度不高,但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突出优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氯磺酸与酞菁钴为原料合成多磺化酞菁钴,制得活性组分含量为23.8%(w)的液体脱硫醇催化剂(Cat.A)。采用硫含量、动态光散射及电位滴定等方法考察了Cat.A的结构、粒径分布及催化氧化性能,并与进口和国产液体脱硫醇催化剂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at.A的磺化酞菁钴中平均磺酸取代基个数为3.4;Cat.A在碱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溶解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在Cat.A质量浓度为100μg/g、Cat.A用量3 mL、汽油(混合硫醇硫含量为255μg/g)体积30 m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Cat.A对汽油中硫醇的脱除率达90%,其脱硫醇活性与进口液体脱硫醇催化剂的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5.
通过预氧化和氨水水热法在含有不同壁数的碳纳米管表面成功引入含氮基团,从而获得了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并研究了纳米管壁数对不同NCNT氧还原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各NCNT中氮元素的含量和含氮基团的种类相似,但不同含氮基团的比例则相差较大,其中平均壁数为2.5的NCNT样品含有最低的吡啶氮和石墨氮比例,而该样品却展现出最高的电子转移数和最大的氧还原反应极限扩散电流。分析表明,NCNT的氧还原反应活性决定于纳米管壁数,而不是吡啶氮和石墨氮活性基团的比例,即NCNT的内壁为反应电荷的转移提供了有效导电途径,并通过隧穿效应将电子转移到外壁,而外壁的含氮基团活性位点得到电子从而将O2转变为OH-。随着NCNT壁数的增加,NCNT中电子隧穿效应减弱,NCNT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也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FCC汽油重馏分加氢精制后的硫醇(称为重硫醇)的脱除开发了一种自制脱臭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分数、硫醇类型等对催化剂体系脱除硫醇效果的影响,并实际考察了催化剂体系对加氢精制汽油中重硫醇的脱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硫醇脱除效果越好; 催化剂浓度越大,硫醇脱除效果越好;异构硫醇比正构硫醇难脱除,高碳数硫醇比低碳数硫醇难脱除;该催化剂体系可以将油品中100ug/g的硫醇硫降至5ug/g以下,博士试验合格。  相似文献   
7.
加氢精制汽油重硫醇脱臭催化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酞菁钴与氯磺酸为原料,于130℃合成了四磺酸基酞菁钴催化剂,采用电位滴定法重点考察了该催化剂对模拟汽油体系及加氢汽油中重硫醇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对大分子硫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且在工业条件限制下,最佳反应温度为45℃;催化剂含量越大,硫醇脱除效果越好;正构硫醇及低碳数硫醇的脱除较为容易;可将油品中约100μg/g的硫醇硫降至5μg/g以下,博士实验合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