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一、简介探索一些具有耐高低温、耐高压、耐高温水解、抗化学腐蚀及其它功能性的特种聚合物的新合成方法,研究其结构与性能关系,使得人们在总结规律中,逐步提高按指定性能设计新型聚合物的理论水平。国内外对聚合物结构与  相似文献   
2.
在油气开发中,岩石动静态弹性模量转换关系的研究对于储层可压性以及压裂效果评价尤为重要。选取CA地区4口取心井23块岩样开展室内纵横波测量实验和三轴应力实验,建立了纵横波时差关系、纵波时差与体积密度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动静态弹性模量的转换关系模型。利用未参与建模的6块样品做精度对比和可靠性分析,计算的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与实验测量值都分布在对角线45°线上,静态杨氏模量计算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623 GPa,泊松比计算的绝对误差平均值为0.022,说明此次实验建立的动静态弹性模量转换关系精度满足生产需要,为评价地层可压性及设计合理的压裂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已成为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的重要手段。为拓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录井方向上的系统应用思路,在调研、总结其他领域数据挖掘知识及应用方法的基础上,尝试使用渤海油田地化录井数据构建原油性质判别模型,实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录井解释中的应用,并在特征工程、模型训练等方面积累了经验。构建原油性质判别模型的过程及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使用合理的步骤、参数及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可有效、快速地进行录井解释,数据挖掘技术值得更深入地研究及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Co~(60)Υ射綫,采用真空共輻照的方法进行了聚乙烯与苯乙烯的輻射接枝共聚合。工作中发現輻照温度对接枝率有比較复杂的影响,而輻照剂量保持一定,剂量率的增加导致接枝率的降低。在所用試驗条件下,几乎都发現輻照后效应,这一效应并随輻照温度的降低和聚合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业物联网(IoT)中接入延迟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实时工业IoT的功率域非正交多址接入(PDNOMA)基站选址算法。该算法在PD-NOMA技术的基础上,以数据收集基站的位置为优化手段,通过最大限度地实现用户功率分复用来实现接入延迟的最小化。首先,证明对任意两用户若实现它们的并行传输,则合格的基站可解码区域必为圆,因此,所有的两用户组合可得到基站可解码区域的集合,且集合中区域间的每个最小相交区域必为凸区域,从而可知这些最小相交区域必定包含数据收集基站的最优位置。然后,对于每一个最小相交区域,以基站放置在该区域的网络生成图的最小链划分数作为接入延迟的度量标准。最后,通过最小链划分数的比较得出基站的最优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解码阈值为2用户数为30时,所提算法的平均接入延迟降低为经典时分多路方式的36.7%,并且随着解码阈值的降低和信道衰减因子的增加,接入延迟可获得近似线性的降低。所提算法对海量超可靠低延迟通信从接入层角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沈文建  贾正  魏忠 《录井工程》2012,23(1):65-67
实时可视随钻决策系统的数据传输链路主体主要体现在两个部分:实时数据现场采集网络和实时数据远程传输网络。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和计算机宽带高速网的建设,各种网络传输方式得到迅猛发展,实时高效的组网方案是实时可视随钻决策系统的关键所在。围绕数据现场采集网络和数据远程传输网络,分析了常用的网络结构和传输介质,试图找出适合不同情况下的网络解决方案,以提高可视随钻决策系统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