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2024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为配合中缅合作的M区块油气勘探,确定该区块英雄岛含油气地层时代与沉积环境,对缅甸英雄岛R-3井2 562~2 844 m井段10个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孢粉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在每个样品中均发现了较丰富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出85属135种或未定种。该井段的孢粉化石以Momipites和Quercoidites含量丰富,始新世常见分子Sabalpolllenites areolatus断续出现,并见有特征分子Schizaeoisporites eocenicus为主要特征,根据孢粉特征分子和优势属种的分布规律,命名为Schizaeoisporites eocenicus-Quercoidites-Momipites-Sabalpollenites areolatus组合;对比相同井段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时代,推测当前的孢粉组合时代为中晚始新世。依据孢粉组合面貌,对照我国油气区古近纪—新近纪孢粉序列的数据统计结果,系统研究后所建立的划分孢粉植物类型、气温带和干湿度带的3个模式,并结合本钻井其他孢型化石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中晚始新世地层为近海陆地环境,北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型古气候沉积。  相似文献   
2.
笔石反射率测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笔石手标本与孤立笔石、笔石不同属种及不同部位的反射率测试结果研究表明,同一样品中不同笔石属种及笔石不同部位的测值基本一致。手标本笔石的最大值和随机值相差较大,而孤立笔石的最大值和随机值较接近,手标本的最大值和孤立笔石的随机、最大值也较接近。从而为笔石反射率的正确测定和取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碱石山地区中新世介形类及其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中部碱石山地区碱石1井岩屑及岩心的微体古生物分析,在上油砂山组和下油砂山组发现少量的介形类化石,其中以Eucyprisobtus较为丰富,出现的其他分子还有Eucyprisstenoformi、Cyprideis和Cyprinotus(Heterocypris)等。据化石时代分布认为,碱石1井含介形地层的时代为新近纪中新世,以Cyprideis的大量出现作为下油砂山组的顶界。据介形类生态分布认为,上油砂山组和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环境属少盐水-真盐水湖泊,并且上油砂山组比下油砂山组的沉积环境更为咸化。碱石山地区中新世至上新世,湖泊在向东迁移过程中经历了浅→深→浅的演化过程,沉积水体逐渐咸化。  相似文献   
4.
应用透射光和反射荧光对济阳坳陷48口井160块生油岩进行了系统观察。发现干酪根中的无定形体有来自于低等浮游群体藻类、高等植物的表皮细胞(角质体)和草本植物三类不同的先质,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烃潜力,这为正确划分干酪根类型提出了新的依据。文章还重点研究了低等浮游藻类降解成无定形体的演化过程依次形成藻质体、腐化藻体和无定形体,并伴随有烃类的形成。作者指出藻类在未成熟阶段以微生物降解为主并形成低熟原油,进入成熟阶段则以热降解占主导而形成成熟原油。   相似文献   
5.
应用透射光和反射荧光对济阳坳陷48口井160块生油岩进行了系统观察。发现干酪根中的无定形体有来自于低等浮游群体藻类、高等植物的表皮细胞(角质体)和草本植物三类不同的先质,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烃潜力,这为正确划分干酪根类型提出了新的依据。文章还重点研究了低等浮游藻类降解成无定形体的演化过程依次形成藻质体、腐化藻体和无定形体,并伴随有烃类的形成。作者指出藻类在未成熟阶段以微生物降解为主并形成低熟原油,进入成熟阶段则以热降解占主导而形成成熟原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