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室内物理模型驱油实验研究了阴-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PP 5)复合体系的稠油采收率,并与AES/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SNF )复合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1.2 g/L SNF、1.2 g/L APP5、2.0 g/L AES、50℃条件下,模拟地层水、SNF 、APP 5、SNF/AES和APP 5/AES 的最终采收率分别为50.1% 、60.0% 、61.2% 、64.9% 和70.7% ,APP 5/AES 复合体系的稠油采收率最大。AES 体系与所用稠油不能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加入0.1 g/L APP5 或SNF后,APP 5/AES、SNF/AES复合体系的最低界面张力也未能得到改善,分别为1.40mN/m和1.43mN/m。AES 加量为2.0 g/L 时,复合体系的黏度高于单一聚合物体系,APP 5/AES 复合体系黏度最大。在50℃、7.34s-1下,1.6 g/L APP5/2.0 g/L AES 的黏度为32.42mPa· s 。通过界面张力和黏度测定分析发现:与范德华相互作用相比,分子间疏水作用对增强APP 5/AES 复合体系的黏度贡献更大。APP 5/AES 复合体系提高稠油采收率主要是通过提高体相黏度,降低油水流度比,而非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增强天然气泡沫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效果,采用注射法研究了疏水修饰纳米颗粒(HMNP)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合生成的天然气泡沫的稳定性及温度、无机盐(NaCl、CaCl2)对天然气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室温(25℃)纯水条件下,HMNP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复合体系生成的天然气泡沫在3000 min内可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协同稳定天然气泡沫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50℃条件下或离子强度为0.2 mol/L的情况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聚氧乙烯(EO)基团可以进一步增强HMNP/AES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的稳定性及耐温耐盐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苯环则可显著促进HMNP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更大幅度提高HMNP/SDBS复合体系天然气泡沫的稳定性、耐温性及耐一价金属离子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一维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的紧差分格式.首先将非线性项线性化,并参照线性抛物型方程的紧差分格式的推导思路导出了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的紧差分格式,并给出了截断误差表达式.其次用能量方法分析了紧差分格式,导出了先验估计式,证明了差分格式的可解性、稳定性和收敛性,确定收敛阶为O(τ~2+h~4)然后将Richardson外推法应用于紧差分格式,外推一次得到具有O (τ~4+r~2h~4+h~6)阶精度的近似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表明非线性抛物型方程的紧差分格式及其外推格式具有较高的收敛精度.  相似文献   
4.
页岩油流动的储层条件和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油藏经过分段压裂水平井的储层改造,其高效开发和持续稳产与基质中页岩油的动用情况密切相关。虽然赋存原油的泥页岩储集孔隙尺寸小、渗透率极低,但如果砂岩-页岩互层的纹层结构发育,页岩油仍有望达到商业化开采所需的可动用储层条件。目前烃类流体在纹层状泥页岩储层中流动机理尚不明确,普遍应用于常规油藏级数值模拟的双重介质模型和等效介质模型无法反映烃类流体在纹层状页岩油储层中流动的微观复杂特征,所得的宏观渗流模拟结果是不可靠的。根据陆相页岩储层的特征,建立了宏观页岩油藏的储层概念模型,分析了纹层状页岩储层的流体流动机理;考虑纹层物性、流体粘度和裂缝间距等影响因素,模拟了弹性开采过程中页岩储层条件和裂缝分布对页岩油可动性的作用规律,验证了页岩油藏弹性开采过程中窜流机制的存在和砂岩纹层渗透率的重要性,证明了天然裂缝和压裂缝加强纹层间流体传递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非均质油层聚合物驱后粘弹性支化预交联凝胶颗粒(B-PPG)进一步提高剩余油采收率机理及驱油效果,设计了非均质微观玻璃刻蚀网络模型驱油实验、可视化平板夹砂模型驱油实验和非均质平行双填砂管调驱实验。结果表明,非均质微观玻璃刻蚀网络模型驱油实验中,聚合物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未波及到的低渗透区及高渗透区的边角区域,聚合物波及孔道中的剩余油主要以油膜和油珠的形式存在。B-PPG颗粒在不同孔径的孔道以阻塞—变形方式运移,致使驱替液不断发生转向,从而提高波及系数;B-PPG颗粒能有效地改善油层的非均质性,并有利于解决聚合物驱后水窜问题,可视化平板夹砂模型驱油实验较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为21.7%。非均质平行双填砂管调驱实验中,注聚合物段塞调驱效果有限,转注B-PPG颗粒悬浮液段塞后可有效地改善非均质油层吸水剖面,使低渗透油层得以开发,非均质平行双填砂管调驱实验较聚合物驱可提高采收率为22.9%。  相似文献   
6.
页岩油藏多重孔隙介质耦合流动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微纳米尺度孔隙发育,借助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能够实商业化开采。原油分子与孔隙壁面作用较甲烷分子更加复杂,目前页岩油在无机和有机纳米孔中的运移机制尚不清楚。准确模拟页岩油微观运移机制和多重孔隙介质间耦合流动对页岩油藏产能评价和生产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润湿特性,考虑液体吸附、速度滑移及物性变化等机制,引入复杂结构参数(迂曲度、孔隙度和有机孔含量),建立了微纳米多孔介质液体表观渗透率模型,研究了不同运移机制对微纳米多孔介质表观渗透率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质-天然裂缝-人工裂缝耦合的页岩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求解,进行产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半径小于10 nm时,微纳米孔隙速度滑移影响明显,而孔隙半径大于100 nm时,微观运移机制作用可以忽略;有机孔隙含量越小、裂缝条数越多则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越大;最优的缝网模式为缝网无间距且不重叠。本研究的重点是丰富微纳米孔隙内油气运移理论,为页岩油藏开发模拟研究提供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7.
可靠的扩散系数测量方法对于稠油开发中气体注入方案设计、页岩气开发中流动机理研究和天然气成藏保存过程中气体运移方式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力脉冲技术在稠油中测量扩散系数的新方法。首先通过压力脉冲实验来记录PVT容器空腔内的甲烷气体向稠油扩散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然后根据Fick第二定律和油气界面的动态边界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模型所得到的解析解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相应的扩散系数。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任一时刻空腔内还未流入油相中的气体物质的量与扩散达到平衡时流入油相中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在时间较长时与无因次时间呈线性关系;与其他文献进行比较的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的测量结果合理,并可推测出扩散系数随油相黏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动态边界数学扩散模型符合实际气体扩散的物理过程,能准确地测量气体在稠油等有机质中扩散系数的大小。同时,所得到的新扩散系数测量方法还具有实验简便、操作简单、不用分析油相组分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现状和研究进展,总结和对比了各种无卤阻燃剂(包括磷系阻燃剂、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含硅阻燃剂、硼系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的优缺点,分析了各种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和应用现状。并简要概括了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3中基体树脂的优缺点,提出了发展高性能、多功能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BP神经网络的Ni-MH电池容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Ni-MH电池容量检测法测量间长,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应用BP前馈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对Ni-NM电池容量进行预测的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权值无需计算和仿真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语义的异构信息集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明哲  张同军 《计算机工程》2005,31(2):202-203,221
在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异构信息资源给人们信息共享、处理造成了困难,而异构信息中的语义表示方法一直是一个难点。该文采用基于信息语义的定义方法,提出一个以语义为核心的信息模型,给出异构信息系统集成的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