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4篇
武器工业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智能配电网故障后自愈恢复需求,在智能配电网复杂的能量控制资源和技术手段基础上,本文给出了以电能交换器为核心组网设备的智能配电系统架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代理系统(MAS)的智能配电网故障后的分散协调恢复策略。该MAS由设置在电能交换器处的代理和供电线路其他元件上的代理组成。当配电网发生小面积停电时,计及分布式电源(DG)功率输出的波动性,由各DG代理通过等可能路径组合确定初始孤岛划分方案,再由电能交换器代理协调冲突孤岛,保证快速恢复重要负荷供电;发生大面积停电时,在孤岛供电方案确定后,由电能交换器代理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寻优以进一步恢复失电负荷。同时,所设计的MAS可有效缓解信息逐级纵向传递和接收过程中容易造成的通信拥堵情况。算例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的失电负荷快速恢复问题,在考虑交通网与电网信息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交通网的局域能源互联网多故障修复策略。当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首先能源路由器将故障信息传递给各虚拟微网;然后,虚拟微网通过控制分布式电源出力,再联合交通网信息对电动汽车进行调度,以优先恢复重要负荷和失电负荷恢复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制定恢复策略;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微网恢复能力以及电动汽车电池容量限制,当局域能源互联网仍有失电负荷时,结合交通网信息以网损最小为目标优化抢修小队路径,从而实现对关键故障点的抢修,提高恢复效率;最后,以IEEE 6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主动配电网故障后失电负荷的最大限度恢复,并考虑供电侧与用户侧利益均衡,本文基于博弈的思想,提出需求响应视角下的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策略。在需求响应视角下,供电侧和用户侧建立非合作动态博弈模型优化故障时的峰谷分时电价,抑制高峰负荷需求,减少用电高峰时故障恢复的压力。在主动配电网故障恢复中,基于优化后的负荷曲线,供电侧和用户侧建立合作博弈模型,双方以共同的收益函数作为目标,利用馈线、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和可控负荷进行协同恢复。分别采用逆向回归算法和改进的蚁群算法求解以上两个博弈模型。本文以IEEE33节点模型和某实际配电网为例,分别对小面积失电和大面积失电情况进行故障恢复求解,验证了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分布式能源渗透率的提高,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及器件的种类和数量愈加繁多。多故障发生时,从全网搜索开关的状态进行失电负荷恢复工作耗时过长,不能满足多故障修复快速性的要求,因此,研究一种快速的分区协调修复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图论中可达性分析方法,建立主动配电网多故障动态分区修复模型。多故障发生后,首先对主动配电网进行子区域划分,根据各个子区域特点及失电负荷恢复率指标,将失电子区域分为不同的场景,利用分布式电源(DG)或移动应急电源车对失电负荷进行恢复,得到不同时段不同场景恢复策略;针对各个时段各个分区修复策略之间可能存在交叉的问题,根据多代理系统的自治性、协调性,将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DBCC)算法嵌入多代理系统中,对各个子区域恢复策略进行协调优化,实现多故障抢修和恢复的协调优化。同时考虑到多故障修复过程中通信不利的情况,95598系统和抢修小队自身的知识库相结合为修复中心提供实时数据,抢修小队依据95598系统和自身知识更新自己所负责区域故障点的抢修顺序,尽快完成多故障修复工作。最后,以IEEE 69节点为例,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如何缔造完美的文化,指出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正视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巧妙运用企业文化保障自己的组织个性鲜明,不断创新,成为长寿企业.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对航天隔热复合材料粘接缺陷的可视化检测,在分析同面电容成像(CPCI)系统模型及图像重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Kalman滤波的CPCI算法,并通过对估计电容值和测量电容值依赖程度的不断调整来实现最优估计。构建了仿真实验,验证了采用基于Kalman滤波的CPCI算法在缺陷检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采用常规CPCI算法的检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图像重建算法获得的粘接缺陷图像精度具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