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含有多个电磁阀与多种传感器,它们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自动变速箱的正常功能.针对外围电控器件出现的故障,提出了故障诊断策略,并通过采用LabVIEW建立的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验证,为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原理样机的电控故障诊断系统的开发准备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现有车载网关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基于双核16位单片机MC9S12XDP512设计了车载双路CAN总线冗余网关方案.在设计中采用了双路CAN总线冗余备份方案,并且还采用了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双核技术,开启了单片机内的协处理器XGATE来处理各种中断,使主处理器集中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该设计方案简单易行、便于实现,且通用性强,也有利于开发和维护.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指针式仪表检测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浩强  杜志岐  苏波 《仪器仪表学报》2017,38(11):2813-2821
受限于复杂的电磁环境,变电站中的大量模拟式仪表需要人工读取示数,不利于变电站自动化管理。而目前针对仪表自动读数方法的研究大多基于预先获取到的高质量图像,其中仪表目标位于图像中央且占比较大,仪表表盘与相机平面平行,这需要大量预先的仪表测量与相机标定工作,不能满足实际电站环境下的使用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完整的变电站指针式仪表的自动检测与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检测当前视野下仪表目标的包围框位置,计算其距离视野中央的偏离值与图像占比,据此调整相机位置和缩放倍数。通过透视变换消除表盘平面与相机平面偏差造成的仪表图像畸变,通过霍夫变换检测仪表的表盘与指针,完成仪表读数识别。变电站实际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最大读数误差仅为1.82%,对于复杂背景下多类别仪表的自动检测与识别任务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可满足变电站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应用电机驱动执行机构实现离合器接合的自动控制.经过试验验证,较好的解决了车辆起步时离合器控制难点,且各项性能指标均不低于原车手动操纵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履带车辆履带预张紧力对平顺性的影响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履带预张紧力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以某型高速履带车辆为例,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中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在不同车速下对履带预张紧力的不同取值对车辆平顺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从平顺性最优的角度出发,该型履带车辆履带预张紧力取车重的10%左右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越野车辆T.C.+AMT自动变速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其主离合器及其整车Simulink模型.以控制在换挡过程中主离合器的滑摩功和冲击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准则,设计了在换挡过程中的主离合器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合理的,从而为T.C.+AMT自动变速系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单目相机、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立体视觉4个方面对3D目标检测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基于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合是今后3D目标检测算法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蓝伟  刘玉树  杜志岐 《计算机应用》2005,25(12):2832-2833
介绍了比较新颖的二代小波变换技术,即通过分裂、预测和更新三个步骤实现小波变换的方法,并且把这种技术成功的应用于图像融合技术中。实践表明,这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图像融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10.
液力变矩器(T.C.)和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组成了T.C.+AMT自动变速系统,应用AMEsim软件对越野车辆T.C.+AMT以及AMT自动变速系统进行了建模和换挡过程仿真.在分析车辆换挡过程的基础上,对T.C.+AMT与AMT的仿真结果在换挡品质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为T.C.+AMT自动变速系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