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SiO2、碳黑和少量添加剂(CaO,MgO或Al2O3)为原料,在流动氮气中于1 350~1 550℃下,对SiO2碳热还原-氮化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样S-1,S-2分别在1400℃和1 450℃加热4 h后,均生成Si2N2O和Si3N4混合物;在1 550℃保温4 h,这2种试样生成的产物均为SiC.试样S-3在1 40℃和1450℃加热4 h后所得产物为Si3N4和SiC.氧化物添加剂可以促进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的进行,并保留在生成的粉末体中,在随后的粉末热压或无压烧结中起烧结助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全国科普日是我国影响力较大的大型科普活动,近年来它的线上新媒体应用也有了快速的发展。本研究对全国科普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对其影响力以及影响其影响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借鉴国内其他活动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账号的经验提出了建议。分析发现:全国科普日的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特色及服务功能与其他节事活动相比有差距,但在信息权威性上有一定的优势。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在活动的传播推广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借鉴其他节事活动运用“两微”的经验与优势,结合全国科普日活动自身特点提出建议,使我国大型科普活动得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科普资源共享在我国科普工作中具有基础性、牵动性的地位。本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科普资源共享的发展现状、工作难点和存在问题,探讨提出了科普资源共享工作下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及工作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英国科学节是英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科学节,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几十年来逐步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评估体系。本研究从评估目标、内容和方法对英国科学节的效果评估进行了梳理,揭示并分析了内部和外部评估角度和调查问题的不同。分析发现:英国科学节在评估的指导思想和方式上与NSF 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其内部评估的方式在进行经验总结、提升工作团队的总体实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评估在检验科学节的目标、产出、组织实施情况及受众传播效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客观性不足、流于表面等局限性,这对我国科学节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招生、学位授予等方面,分析了我国“211工程”等重点高校科技传播专业建设的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为我国高校培养科技传播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