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篇
无线电   5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徐德蜀  金磊 《建筑安全》1996,11(4):26-28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在华夏大地兴起的安全文化理论与实践,向公众介绍从本质上提高安全防灾意识及自救能力的方法,从根本上探讨全社会安康发展的文化氨围。  相似文献   
2.
具有小的真空容积的电子管在长期存放之后,当它开始工作时,往往由于打火而产生故障。利用管内气体的四极场质谱分析(QMA)和对管内电极上污染沉积物分析的俄歇电子能谱仪(AES),我们已找到在具有0.1立方厘米管内容积特殊管型中的主要故障机理。这个主要故障原因是微观的裂纹不断的扩展,而从陶瓷的孔隙释放氮气。这种气体吸附在灯丝、电极和管内表壁上。当管子一旦工作时,由于热和电子的作用产生解吸,气体被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3.
面向未来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德蜀  金磊 《建筑安全》1999,14(12):17-20
“文化”一词百过去与现在各种论著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名词之一,要求学术界按照同一个定义来使用它当然是 到,也不必要。但从跨世纪的文化理论建设讲,对文化的含义应有一个比较合理且较为统一的理解,否则一切具体化的文化建设将无从谈起。正是着这种思路,本文从追溯中外安全文化起源入手,重点研讨了本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崛起的安全文化的发展,集中论述了跨世纪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较为清晰地描述安全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合理评价对作用过的电子注采用再聚焦技术效能的标准是视作用过的电子注湍流效应(turbulence)的降低程度。利用粒子注入角度的均方根偏移可以度量电子注中的湍流效应,粒子注入角度是用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的比值来计算的。事实表明在某些磁场聚焦结构中,角度的偏移几乎可以减小一半。实验的结果指出这种电子注再聚焦处理方法最有希望获得最佳的收集极效率。  相似文献   
5.
用于卫星地面站的14千兆赫、1千瓦耦合腔行波管和30千兆赫、800瓦耦合腔行波管已研制成功,14千兆赫的行波管采用设计得轻巧、紧凑的永磁聚焦装置,并在整个14.0~14.5千兆赫的频带内给出1千瓦输出功率。30千兆赫行波管采用螺旋管线包聚焦并在整个2.5千兆赫瞬时带宽范围内提供800瓦功率输出。这两只管子均为风冷式。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冷却管体,30千兆赫行波管采用几段热导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现双模技术的新方法。该器件用了低电压实心的连续波电子注和高电压空心的脉冲电子注,它是最近为美国空军航空电子学实验室(AFAL)研制的,合同号为F33615-79-C-1863。连续波功率是由周期永磁聚焦结构内的连续波电子注的不间断工作产生的。在脉冲工作期间,用连续波电子注的空间电荷来稳定注入于实心注外围的高电压空心电子注。本文给出对不同工作参量下实心注与空心注之间,电子注与螺旋线之间,实心注——螺旋线——空心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并讨论了诸如康夫纳(Kompfner)下沉和双注放大作用等重要物理现象,还讨论了产生同轴电子注的电子枪的最终设计。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空军(USAF)——国家航宇局(NASA)共同制定的规划中,Lewis研究中心正在进行电子对抗行波管效率的改进工作,它是通过采用多级降压收集极(MDC)以及在该中心所探索的对耗能电子注的再聚焦技术来实现的。在本规划的分析阶段,计算了整个行波管的三维电子注轨迹。轨迹计算一直到耗能电子注的再聚焦区和降压收集极。对收集极效率、收集极损耗和管子总效率进行了验证和计算。在实验工作方面,首先对不用多级降压收集极的管子性能进行估测,然后对耗能电子注的对称性、圆度和速度离散作了分析。最后,装上了多级降压收集极,使其性能最佳并进行了估测。对于理想的行波管,三维理论表明:具有对称、圆型并有最佳再聚焦电子注的2级多极降压收集极在中心频带有81%的效率(多级降压收集极),而4级多级降压收集极有85%的效率。实验结果所获得的数据表明:一个倍频程带宽——(4.8~9.6)千兆赫、功率为330~550瓦行波管的2级和4级降压收集极的最小多级降压收集极效率分别为81%和83%。  相似文献   
8.
人类在呼唤自然与和谐,现代灾害以其日益频发之势在警示人类,面对新世纪,人类安全与减灾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大问题。从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依存的现代观出发,较为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现代灾害中人为失误致灾问题,并春概念、方法、控制对策作卫相应探索,从而提出了建立并完善人为灾害学研究体系的,从根本根本上对人因、人-机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