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吴志桥  辛田  韩生 《上海化工》2011,36(8):29-33
绿色环保型切削液的研究是未来金属切削液的发展趋势,主要从基础油和添加剂两方面综述了绿色环保型金属切削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从事金属切削液的相关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志桥  韩生 《材料导报》2012,26(4):70-73,86
以芘为荧光探针、二苯甲酮为猝灭剂,采用稳态荧光探针法测定了3种不同结构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FAPE)表面活性剂增溶芘后的稳态荧光光谱,建立了FAPE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临界胶束聚集数(Nm)的测试方法。确定了荧光探针芘的适宜浓度Cp为6×10-6 mol/L,猝灭剂的适宜浓度CQ取0.06~0.12mmol/L,根据I336/I394与FAPE浓度变化的关系,可得到直链、支链、芳香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2mmol/L、0.1mmol/L、0.05mmol/L。直链、支链、芳香族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临界胶束聚集数依次为1168、255、6.0。结果表明,同系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碳链结构呈现出由直链→支链→芳香族,以及临界胶束浓度和聚集数依次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将非成败型试验数据折算为成败型数据,即用贝塔分布对各种可靠性置信分布进行近似,文中在两点法和序列化两点法的基础上提出优化两点法。该方法在约束α1+α2=1的条件下,以折算误差ε为目标函数,采用参数优化算法的直接法,对折算控制点α1和α2进行优化。获得优化参数α1*和α2*后,依据两点法可求解得折算后的等效成败型数据及其置信分布。该方法较两点法和序列化两点法在折算精度和计算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算例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对可靠性数据进行折算的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45#变压器油为基础油,通过添加乳化剂脂肪酰胺、极压剂氯化石蜡、杀菌剂和水制备出微乳化金属切削液;详细探讨了温度,加料顺序、搅拌方式以及搅拌时间对微乳化金属切削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方式、加料顺序、搅拌时间对微乳化金属切削液制备基本没有影响;而加料顺序和温度则对其制备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先加水后加增溶剂,温度为30℃所制得的微乳化金属切削液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柴油降凝剂复配及降凝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葵  韩生  吴志桥  王鹏  谭凤芝 《化工进展》2011,30(2):411-416
柴油降凝剂复配是有效提高其在柴油中降凝效果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考察了不同类型柴油降凝剂在0#柴油中的降凝效果,筛选出其中效果较好的降凝剂进行复配,并考察了不同配比对其降凝效果的影响,最终采用低温原位X射线衍射、低温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比研究了柴油降凝剂加入前后对柴油蜡晶的生长规律和低温结晶热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酯类降凝剂KT4与聚乙烯-乙酸乙烯酯类降凝剂AH-BSFH复配起到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降凝效果,其最佳复配比例为1∶1。XRD、低温偏光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表明,KT4降凝剂主要是通过吸附理论来降凝,AH-BSFH降凝剂主要是通过共晶理论来降凝。DSC分析结果证明,KT4与AH-BSFH按1∶1复配后使蜡晶的固-液相变能下降得更多,提高了降凝剂与蜡的匹配性,从而起到了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醇是微乳化金属切削液中常用的一种助表面活性剂。主要探讨了不同种类和含量的醇对微乳液增溶水量的影响,结合相图研究了具有较大增溶水量的乙醇和带有支链的异戊醇分别与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EM)复配对微乳液的形成及微乳区面积的影响,并研究了微乳体系形成过程的热力学。结果表明,当乙醇添加量为1.0%时有最大的增溶水量。m(乙醇)∶m(EM)=1∶3,m(异戊醇)∶m(EM)=1∶5时单相微乳区面积最大,增溶的水量最多;通过热力学研究发现乙醇和异戊醇影响此过程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在微乳液形成过程中,乙醇和异戊醇从连续相油相进入微乳液界面层的标准自由能变化ΔGs0;标准焓变ΔHs=0,为无热效应过程;ΔGs由醇分子的混乱度熵变ΔSs决定。  相似文献   
7.
针对有偏心、考虑剪切的变截面大范围运动柔性梁,使用有限元方法离散柔性梁,结合非线性变形场得到耦合形函数;在此基础上得到动力学方程,仿真算例验证了有限元离散的有效性和耦合形函数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