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轻工业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为改善喷墨打印宣纸因出现洇墨现象造成色彩还原性(仿真度)低的现象,本文选择了水性聚氨酯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两种阳离子固色剂添加至宣纸涂层中,试图通过对固色剂的优化选择来提高喷墨打印宣纸的色彩还原性。结果表明两种固色剂单独添加时对喷墨打印宣纸的吸附固着墨水的能力均起到积极作用;而将水性聚氨酯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以1∶3的比例复配使用时吸墨固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1 低温干燥机 NEW PRO-120HH型低温干燥机的结构示意见图1。 1.1工艺参数及技术指标(见表1) 稻谷经干燥机上的提升机进入干燥仓,直至装满。干燥机工作时,利用燃烧机加热的热风在干燥部对稻谷进行干燥,加热温度可根据稻谷的水分及环境温度进行设定。经过一次干燥的稻谷,经回转阀排出集中在干燥机底部,  相似文献   
3.
高得率浆(HYP)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的浆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HYP含有大量木素,易受光、热及环境因素的诱导而返黄。通过在涂料中添加荧光增白剂(OBA)和纳米氧化锌(ZnO),探索其对含HYP涂布纸白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涂料中添加OBA增加了涂布纸的初始白度,也有一定的防老化作用。但是添加OBA增加了涂布纸老化前后的色差。纳米ZnO具有很强的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抑制涂布纸返黄。当纳米ZnO用量为5份时,含20%HYP涂布纸的白度稳定性与全化学浆常规涂布纸相当。  相似文献   
4.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检测了不同条件下干燥的高岭土-胶乳涂料体系涂层的表面元素组成,对涂布纸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发生迁移的时间进行了研究.XPS检测显示,不同温度干燥时,涂层表面的碳元素含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随着室温滞留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在涂布纸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粒子的迁移主要发生在涂料施涂以后至涂料内部形成毛细管的这段时间,即当涂料仍处于液体状态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瓦楞纸板的发展趋势及水性油墨柔版印刷适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柔版印刷工艺对瓦楞纸板性能的各种需求,建议我国应进一步发展再生纤维制造高强度箱纸板技术,加强有利于降低纸板强度性能损失的环保型水性油墨柔版印刷技术及相关制版材料等方面的配套研究.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多元化的传播介质和社会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加要,为新闻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新兴电子媒体的激烈竞争促使彩报印刷业对新闻纸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最新文献表明印刷业对新闻纸断纸率的要求提升为小于1%甚至更低.同时,现代高速彩色胶印机还要求新闻纸应该具有足够的表面强度和更良好的表面平滑度.报纸大众化廉价发行也促使新闻纸逐渐趋向低定量化以利于控制成本,但低定量新闻纸往往引发更高的透印性和纸幅断裂等印刷质量问题.控制适当新闻纸水分含量及尺寸稳定性有助于提高运行和印刷适性.本文介绍了现代高速彩色胶印机对新闻纸各种性能的最新需求,提出了提高新闻纸运行适性和印刷适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涂布过程对涂层结构及油墨吸收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了涂布加工过程对涂层结构(包括胶黏剂分布和孔隙率)和油墨吸收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涂层的油墨吸收性能不但依赖于孔隙结构而且依赖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在室温干燥时,涂层表面结构较为开放,涂层的油墨吸收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孔隙率。在高温干燥时,胶黏剂更容易迁移到涂层表面,在表面形成封闭的胶乳膜,此时涂层的油墨吸收性主要取决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  相似文献   
8.
TiO_2对含高得率浆涂布纸白度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造纸涂料中添加不同类型及用量的TiO2,探索TiO2对含高得率浆(HYP)涂布纸返黄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红石型TiO2具有更好的屏蔽紫外线能力,可有效减少含HYP涂布纸的返黄现象,降低光致老化引起的纸张色差。随着TiO2用量的增加,含HYP涂布纸白度稳定性提高。当金红石型TiO2添加量为3份时,含20%HYP的涂布纸的白度稳定性与不含TiO2全化学浆涂布纸的白度稳定性相当。  相似文献   
9.
适宜的干燥工艺在涂层研制过程中成为关键,通过实践找出针对高光正喷灯箱片的适宜干燥工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稻谷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南方多产籼稻,北方以粳稻为主。各地所种植稻谷的品种因地区、土壤、气候等因素而不同,再加上我国现行耕作单位多以家庭为主,种植面积小,品种繁多,田间管理水平各异,使大多数粮库或粮食加工企业都难以实现原粮按品种、等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