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1篇
建筑科学   9篇
水利工程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卤代酰胺(haloamides)具有极强的致癌、致崎和致突变性,是饮用水处理领域开始关注的一种新型含氮卤代消毒副产物.这类物质分子质量小、结构简单、可水解,具有很强的极性和亲水性,可广泛存在于消毒后的出厂水中.卤代酰胺的产生受到温度、pH值、消毒剂含量的影响,但生成机制非常复杂,尚未有相关理论能完全解释其产生规律.鉴于其较强的"三致"特性,对它的物理特性、产生条件及控制手段进行研究是目前消毒副产物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卤代酰胺的特性、检测方法,对其控制手段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通过控制其前体物的方法来控制卤代酰胺的产生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以浓缩天然水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正渗透(FO)系统错流过滤水中有机物时,不同温度和错流速度下膜通量的变化;通过对被污染的膜进行接触角和红外光谱分析,考察污染物在FO膜的沉积规律以及对膜表面特性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以及错流速度越小,膜污染越强,膜通量下降越大。膜上污染物以亲水性物质为主,膜污染物降低了膜的接触角。污染物在波数为1 408 cm-1和871 cm-1处有强特征峰,说明天然水中氨基酸是膜可能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超滤膜处理水库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滤膜过滤哈尔滨附近B水库水研究显示,超滤膜通量下降受膜进水浊度影响很大。利用混凝作为超滤的预处理能提高膜通量,并且能减缓膜通量的下降,混凝/超滤工艺所需混凝剂量比自来水厂常规工艺少.并且出水水质好。对于B水库水质量分数0.1%的柠檬酸溶液是较好的膜清洗剂。  相似文献   
4.
不伸顶通气自循环排水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不伸顶通气的自循环排水系统进行了试验性研究,试验楼高33.6 m,共12层.结果表明,设置公称外径dn75的PVC-U通气立管,其底部与排水立管连接或直接与外界连通时,仅12、11层2个坐便器排水就可使立管内的最大负压波动达到-65 mmH2O.当通气管公称外径为dn110时,采用H管每层与排水立管连接,在底部排出横管上距离排水立管底部3 m处设置1个(φ)315 mm的塑料检查井,并将通气立管下部与检查井连接;或不设置检查井,直接在该处采用三通将通气立管与排出横管连接,以±40 mmH2O作为排水系统的破坏标准时,其通水能力约为11 L/s,并且H管每层连接的方式比隔层连接明显有利于排水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5.
五种预处理方式对超滤膜处理松花江水的效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中试对比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包括混凝、砂滤、混凝-砂滤、高锰酸钾-混凝-砂滤、粉末活性炭)对超滤膜渗透性能及其对去除松花江水中污染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松花江水为原水,在超滤膜之前进行预处理是必要的.其中单独混凝会使膜通量降低,投加高锰酸钾使膜通量显著增加,并可延缓膜通量的下降速度,投加粉末活性炭对提高膜通量作用不大;不同预处理均能保证超滤膜出水浊度低于O.3 NTU,大于2 μm颗粒数少于10个/mL;此外,不同的预处理均能提高超滤膜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高锰酸钾-混凝-砂滤-超滤对DOC、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37.5%、28%.  相似文献   
6.
进行中试试验考察了高锰酸钾对混凝/砂滤/超滤组合工艺去除松花江水中污染物的强化效能及对膜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可以强化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DOC去除率由21.4%提高到33.4%,UV254去除率由14.2%提高到28.0%,膜出水浊度低于0.1NTU,大于2μm颗粒物少于10个/mL;此外,高锰酸钾可以改善膜渗透性能,延缓了膜通量的降低速率,提高了膜通量.  相似文献   
7.
实验考察了不同碳源强化生物聚磷系统(EBPR)中的聚磷菌群,对3个不同碳源(1号实际生活污水、2号葡萄糖和3号乙酸钠)的序批式反应器(SBR)强化生物聚磷系统聚磷菌的16S rDNA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进行了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以生活污水为碳源的1号反应器具有数量最多的优势种群,而以葡萄糖和乙酸钠为碳源的2号、3号反应器的生物多样性较少.3个反应系统的微生物种群各有异同.具有除磷作用的未被培养细菌(条带3、4,AF527584、AF502204)为3个反应器所共有的生物量较多的优势种群,且其在以生活污水为碳源的1号反应系统中相对生物量最多.  相似文献   
8.
用混凝-超滤法处理低温低浊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采用混凝-超滤法处理低温低浊时期松花江水的中试试验效果,并与水厂常规处理水质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混凝-超滤法出水浊度恒低于0.3 NTU;投加20 mg/L聚合氯化铝,超滤膜对CODMn去除率达到50%~58%,膜出水色度为6~8度;此外,投加混凝剂可以使膜渗透性能得以改善.因此混凝-超滤法可以作为低温低浊水处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地表水锰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呈现出季节性、突发性的特点。其主要成因包括外来污染源、岩石土壤的条件、地下水补给和内源性污染。相比于地下水,地表水除锰的研究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重视.但可以借鉴鞍为成熟的地下水除锰理论和技术,主要有沉淀法、氧化法、生物法等。其中沉淀法较为简单,处理效果不佳;氧化法技术成熟,应用广泛;生物法环保高效,但大多尚停留在实验阶段,是重点研究方向;其他诸如离子交换法、膜过滤法、吸附法在应用中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中全氟化合物(PFCs)的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氟化合物(perfluorochemicals,PFCs)是目前饮用水领域关注的一类新的有机污染物,鉴于其具有极为特殊的持久稳定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对PFCs的种类和理化性质、在地表水和自来水中的分布及控制技术等进行了介绍,调查结果表明,PFCs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地表水和自来水中PFCs含量一般在几个到几十个ng/L的范围内,且传统的常规处理工艺难于有效去除PFCs,而某些高级氧化技术(如亚临界水氧化)、膜过滤及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对其控制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