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化学工业   3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工程技术素养是现代工科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同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也是一名优秀的科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特征。文章以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别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工程观念的重视,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LiPF6-LiBOB/EC+EMC+DMC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LiPF6、双草酸硼酸锂(LiBOB)及它们的混合物在乙烯碳酸酯(EC) 碳酸甲乙酯(EMC) 碳酸二甲酯(DMC)(体积比1:1:1)中的电化学性能.LiPF6-LiBOB电解液与LiPF6电解液相比,提高了金属锂的循环效率,电池的平均电压、大电流放电能力及高温性能;与LiBOB电解液相比,提高了溶液的电导率、电池的室温放电比容量及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锂离子电池中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述了锂离子电池SEI膜的生长与退化,总结了SEI膜的组成,从电极材料和电解液方面入手,介绍了目前对SEI膜改性的方法。指出对正极材料的改性和对成膜添加剂的进一步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电解质锂盐草酸二氟硼酸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电解质锂盐草酸二氟硼酸锂(LiODFB)的制备进展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LiODFB与常用电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匹配性,所组装电池的高低温性能优良、倍率放电性能较好、安全性能较高,有望成为动力电池用电解质锂盐.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新型锂盐二氟草酸硼酸锂(LiODFB)的基本性质和制备进展,以及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的基本特性.使用LiODFB电解液的电池电化学性能优良、对电极材料相容性较好、与其他锂盐混合使用性能良好,有望成为动力电池用电解质锂盐。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学改革的主流是由讲授式教学向自主性学习转型,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应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学习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从实验设置,教学方法,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表明应用自主学习教学法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值得继续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LiMn2O4的研究进展,论述了通过LiMn2O4的掺杂改性、纳米化、与碳材料的复合以及核壳化抑制其Jahn-Teller效应,改善在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电解质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LiBF4、双草酸硼酸锂(LiBOB)及草酸二氟硼酸锂(LiODFB)是极具应用前景的3种含硼锂盐。介绍了3种锂盐各自的优缺点及研究近况,重点综述了它们的离子传导特性及与电极材料的相容性能。  相似文献   
9.
LiNi0.5Mn1.5O4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三维的锂离子传输通道、无毒、安全性高等优势,成为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领域中最具有研究前景的材料之一.介绍了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结构,综述了LiNi05Mn15O4材料常见的制备和改性方法,着重介绍了LiNi05Mn1.5O4微米级单晶形貌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研究进展对LiNi0.5Mn1.5O4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性能的正极材料是当下电池储能材料研究的重点,也是储能市场的重要需求。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RMO)因其极高的放电比容量(≥250 mAh/g)、较高的工作电压(4.2~4.5 V vs.Li/Li^(+))、低成本且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当下最具应用前景的正极材料之一。虽然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依次或同时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使LRMO材料的容量超过了传统层状氧化物,但首次不可逆容量高、循环和倍率性能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其工程化应用,这与材料中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紧密相关。本文首先介绍了LRMO材料的晶体结构,然后基于分子轨道理论,回顾了LRMO材料的能带结构与阴阳离子氧化还原反应的联系,总结了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对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影响,包括高容量、不可逆的氧流失、过渡金属离子迁移。同时,分别从过渡金属比例调节、表面修饰、离子掺杂三个方面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造成的负面影响设计的改性策略。最后展望了LRMO材料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大致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