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徽州地区传统营造技艺断代消亡的现象,通过分析传统营造的用尺逻辑和古代堪舆术数中的用尺技法,结合历史文献、工匠访谈与数理统计,总结出徽州地区传统营造用尺的尺系范围、尺法规律,以期为徽州传统民居研究的深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荷叶效应"原理,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涂膜构筑微米结构,氧等离子体诱导化学沉积法构筑纳米结构。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原子力显微镜及X光电子能谱仪等研究了PVDF膜表面的微结构及化学组成与疏水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PVDF溶液涂膜后可形成直径8μm的微球,甲基三氯硅烷修饰的PVDF膜与水的接触角为157°;二甲基二氯硅烷/甲基三氯硅烷混合液修饰的PVDF膜的表面接触角为155°,滚动角2°;集灰实验证明,两种修饰方法制备的PVDF膜均具有良好的防污自洁性能。  相似文献   
3.
建筑膜材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结构是"21世纪的建筑",建筑膜材造型轻巧自由、美观大方堪称建材中的艺术品,广泛应用于膜结构中.主要介绍膜结构、常用膜材的种类、发展及应用现状,综述了国内外建筑膜材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建筑膜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改性SiO_2粒子制备超疏水表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性SiO2粒子和其他几种物质共混配制涂料,在PVC膜材上进行涂层烘干并焙烘,获得超疏水涂层表面。讨论了几种物质的用量对表面性能及形态的影响;初步探索了表面微结构对接触角的影响。利用改性SiO2粒子成功制备出了超疏水表面;获得了最佳涂层工艺条件;结构的粗糙度对接触角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无水染色技术在纺织品印染加工中的应用,采用纤维熔点仪、X射线衍射仪(WAXS)、双折射率测试仪,研究不同条件下超临界CO2处理后聚乳酸纤维微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将纤维在超临界CO2介质和水介质中处理后的性能变化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随着超临界CO2流体处理温度、时间、压力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取向度降低;熔点、结晶度提高;超临界CO2介质处理后纤维的性能变化较水介质中显著。  相似文献   
6.
南方公园     
横扫英美,大受万千上班族和年轻学子青睐的诙谐卡通剧集《南方公园》(South Park)终于在游戏世界现身了,让《南方公园》替你扫除心中的烦闷,甩开一切压力,让自己轻松一下吧! 故事内容 “南方公园”是个群山环抱的小镇,民风纯朴、生活单调。有一天小镇上空出现了神秘的彗星,带来了太空最邪  相似文献   
7.
防污自洁聚偏氟乙烯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荷叶效应原理,利用聚偏氟乙烯(PVDF)溶液涂膜构筑微米结构,采用氧等离子体诱导化学沉积的方法在PVDF膜表面构筑纳米结构.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接触角测量仪等研究了PVDF膜表面的微结构及化学组成与疏水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PVDF溶液涂膜后可形成直径约为8μm的乳突,膜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为88°;化学浴沉积法可在PVDF膜上生成刺状线性网络纳米结构,该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为157°,滚动角为4°;化学气相沉积法可在PVDF膜生成鸟爪状的纳米结构,与水的接触角为155°,滚动角为4°.集灰试验证明,用两种沉积方法制备的PVDF膜表面均具有良好的防污自洁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以氟树脂为疏水助剂,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膜.采用不同偶联剂对疏水助剂氟树脂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氟树脂对PVDF膜疏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疏水助剂氟树脂可改善PVDF膜的疏水性.当经偶联刺G502改性的氟树脂添加量为10%时,PVDF膜与水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20°.通过集灰实验表明添加改性氟树脂的PVDF膜具有较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处理聚乳酸纤维(PLA),探讨了处理后纤维的熔点、纤维对染料的吸附性和纤维取向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处理后,聚乳酸纤维的熔点提高,取向度降低,纤维对染料的吸附量减小,且上述变化均随着处理温度、压力和时间的增加而加剧.  相似文献   
10.
杨文芳  王雷  郑振荣  张之秋  赵越 《印染》2007,33(20):13-15
探讨了PLA纤维分散染料超临界CO2流体染色的可行性。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纤维的表观染色深度明显增加;升高压力或延长染色时间,K/S值存在一个最大值;试验用分散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温度100℃、时间40min、压力20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