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某型船用燃气轮机低压压气机转子的实体模型,应用网格划分软件Hypermesh,通过手动网格划分建立了压气机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数值仿真软件求解了转子的临界转速及转子第2级、4级、6级分别存在不平衡下的稳态不平衡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转子具有良好的整体结构刚度,一阶临界转速安全系数合理。在压气机的设计及制造工艺中需要对转子第4级附近盘鼓的结构强度给予一定重视。  相似文献   
3.
新型双向流量计外部磁线圈输出电压信号波形不平滑、杂波扰动明显的问题与部件磁导率、几何参数等密切相关,为了改善外部磁线圈输出电压信号质量及优化设计参数,首先对流量传感器的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外部磁线圈输出电压信号的解析式,然后建立了二维Ansoft Maxwell仿真模型,对导磁体小球、永磁体、磁线圈、测量管、中轴等部件的磁导率和几何参数对线圈输出感应信号的影响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永磁体体积越大、导磁体小球的半径和磁导率越大、中轴的半径和磁导率越大,外部磁线圈输出感生电压信号幅值越大;测量管壁厚度和磁导率越大、永磁体与导磁性小球距离越大,外部磁线圈输出感生电压信号幅值越小.增加测量管壁的厚度对抑制基波扰动信号幅值、平滑输出波形具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U"形制件再弯曲回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志 《机械》2000,27(3):37-38
通过对“U”形制件再弯曲的分析,得到了其再弯曲回弹的规律,以此对平直钢板弯曲回弹经验公式应用于“U”形制件再弯曲回弹的情况进行了仔细讨论,并用实例说明了此公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故障诊断及远程服务系统与数控系统的集成方法,并对系统的总体、硬件、软件设计及安装调试方面的设计开发工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系统已应用于实践,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时的功能要求,完全可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对采用差动调速技术的新型风电机组进行设计,其关键环节之一是总体传动方案的确定,但迄今尚无具体的分析方法。基于差动轮系的运动学原理,对太阳轮、齿圈、轮架等基本构件的转速和功率等临界值进行研究,讨论了不同传动方案中差动轮系基本构件的稳定工作区间,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差动轮系在新型风电机组传动方案中的联接形式,为相关方案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差动调速风电系统的总体方案,提出在有限时间历程下对总体方案中3个关键位置的变速齿轮传动比进行优化。首先,建立了调速电机的峰值功率表达式,以其最小为优化目标,并利用FAST(Fatigue,Aerodynamics,Structures,Turbulence)软件仿真获得了风轮转速,以计算在一定时间历程中的调速电机峰值功率;其次,研究了齿圈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临界点,并利用转速平面法选定差动轮系结构参数值,作为优化的约束条件;再次,采用惩罚函数外点法编程计算;最后,按照优化结果搭建了基于差动调速的1.5 MW风电系统的SIMULINK模型并进行仿真,获得了风轮、调速电机以及同步发电机的转速、转矩和功率关系,验证了上述理论分析和参数配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消除设备故障,就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设备维修体制。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的DNC机床远程故障诊断及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并对系统的总体、硬件、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解决了系统中的多个节点总线的竞争、ADAM5510与PCL-841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及通信死区问题。该系统已应用于对机床的工作状态和主要工作部位进行在线监控,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时的功能要求,完全可以满足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10.
提出一种采用柔性限位的二级圆锥-圆柱齿轮新型减速器,其中,圆锥齿轮、圆柱齿轮的单侧定位元件为高刚性的碟形弹簧,碟形弹簧处于预紧状态。当齿轮所受轴向力低于碟形弹簧预紧力时,齿轮不出现轴向移动,定位准确;当齿轮所受轴向力高于碟形弹簧预紧力时,碟形弹簧产生形变以吸收能量,避免较大的轴向力直接作用于刚性定位元件而导致永久变形。通过UG8.0建立了柔性限位减速器的三维模型,并利用ANSYS Work Bench对其进行指定载荷下的瞬态动力学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对减速器进行柔性限位的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