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9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456篇
电工技术   1038篇
综合类   975篇
化学工业   1640篇
金属工艺   774篇
机械仪表   850篇
建筑科学   1116篇
矿业工程   817篇
能源动力   268篇
轻工业   1210篇
水利工程   554篇
石油天然气   728篇
武器工业   88篇
无线电   117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24篇
冶金工业   612篇
原子能技术   166篇
自动化技术   135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37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438篇
  2012年   579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536篇
  2009年   532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638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502篇
  2004年   446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367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448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64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89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27篇
  1965年   6篇
  1960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解决目前在综采工作面中对运输机窜动原因不明确、窜动趋势判断错误进而导致工作面不能进行正规循环生产的问题,利用力学及几何学推算出了运输机支架的力作用平衡方程,以及窜动临界方程的函数关系.该论述可为倾斜变化煤层智能化采煤提供理论基础和计算路径,使开采复杂地质煤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3.
喹啉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医药及农药中间体。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无文献报道,以3,4-二甲基苯胺、水合氯醛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经酰胺化、环合、普菲青格反应和脱羧4步反应首次合成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确证。路线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且收率较高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以哌啶为原料,与多聚甲醛反应,然后雷尼镍催化加氢,再经过精馏脱水得到N-甲基哌啶,然后N-甲基哌啶与氯甲烷反应得到甲哌鎓,收率达到95%.探索了温度、压力、原材料、溶剂等对甲哌鎓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能较好地改造塔河油田水敏、低渗储层,而压裂过程中井筒和裂缝温度场对CO_2物性参数影响较大,需要对CO_2压裂温度场进行研究。考虑径向非稳态传热、轴向非稳态对流以及摩擦力、黏滞力的影响,推导了井筒温度、压力方程,结合K-D-R方法和CO_2物性模型,建立了CO_2压裂过程中井筒和裂缝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通过实测温度、压力数据拟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应用所建模型分析了塔河油田胡杨2井CO_2压裂施工排量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注入排量对井筒温度、压力以及裂缝温度影响明显,而对裂缝内压力影响较弱;井筒压力梯度随着排量增大而变小;井筒和裂缝中CO_2均可存在液态和超临界态2种相态。研究成果能为塔河油田CO_2压裂施工设计优化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6.
7.
8.
孔道灌浆作为预应力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灌浆质量会对结构成型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而以往的压降技术不单单进度缓慢,还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有必要在条件许可的状况之下使用真空灌浆技术。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中西部地区大型盆地都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这些大大小小的构造事件对盆地的形成演化起到了不同的控制作用。晚古生代以来,中西部地区大型盆地的发展可分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北聚南离"过渡构造体制和中生代以来的陆内变格体制,盆地关键变革期总体受控于这2种构造体制,随所处构造位置不同,在变革期次以及变形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总体存在2个关键期:一是海西晚期-印支早期,主要导致盆地完成海陆转变;二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这是中西部地区构造活动最为强烈的时期,也是主要构造主形成期,同时也大多对应着碎屑岩层系的主要成藏期和改造期,其变形特征主要表现为断裂-褶皱改造和差异抬升掀斜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