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锂离子电池用中间相炭微球的低温表面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oCl2对中间相炭微球进行低温表面修饰,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量,并研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热处理中间相炭微球仍以低温炭结构为主,但是微球表面的碳微晶尺寸比内部的大;低温表面热处理能够明显提高中间相炭微球的可逆容量,在不降低充电容量的情况下将首次库仑效率从52.2%提高到87.2%,并改善了循环性能.低温表面修饰使中间炭微球表面碳结构的有序化程度增强,有效地缓解了碳表面的不可逆电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2.
在填料塔式反应器中 ,以酸酐为催化剂 ,通过改变反应温度、酸酐 /乙酸配比等条件 ,对酸酐催化乙酸氯化制一氯乙酸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找到合适的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 110℃、醋酐 /乙酸质量比大于 12 %、醋酐催化剂的加入方式采用与乙酸预混合后再加入法。结果表明 :以填料塔为反应器进行反应精馏制氯乙酸是可行的且无二氯乙酸等深度氯化副产物的检出。  相似文献   
3.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较全面地介绍了新型纳米材料-纳米氧化铝,着重对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介绍并较客观地提出其优点与不足,同时也介绍纳米氧化铝的晶体结构及其应用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指出了现存在的问题,最后简要地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酸酐催化乙酸氯化制-氯乙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填料塔式反应器中,以酸酐为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温度、酸酐/乙酸配比等条件,对酸酐催化乙酸氯化制一氯乙酸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找到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0℃、醋酐/乙酸质量比大于12%、醋酐催化剂的加入方式采用与乙酸预混合后再加入法。结果表明:以填料塔为反应器进行反应精馏制氯乙酸是可行的且无二氯乙酸等深度氯化副产物的检出。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制了透气防毒服用石油沥青基球形活性炭(PSAC),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BET测定对PSAC的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以苯和四氯化碳为吸附质研究了PSAC静态吸附性能,并与普通粒状活性炭(GAC)进行对比,比较了PSAC和GAC的二次吸、脱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SAC的孔径分布主要以微孔为主,PSAC的吸、脱附速度较快,再生性能优异,是一种高性能的炭质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6.
张永刚  王成扬  闫裴 《电源技术》2006,30(12):960-963,967
以大功率石墨电极废品破碎后的微粒为“核”,以中温沥青为包覆原料,经化学沉积包覆形成“核-壳”型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等方法检测人造石墨包覆前后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以及锂在其中的嵌入脱出反应。结果表明:单颗粒核壳型包覆有效地改善了石墨界面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结构,缓解了电解液在界面发生的强烈还原反应,保护了人造石墨(AG)结构、提高了AG用作锂离子蓄电池负极的充、放电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由包覆改性前的255.5mAh/g增至305.4mAh/g,首次库仑效率则从包覆前的80.8%提高到90.2%;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由改性前的154.1mAh/g提高至302.3mAh/g;同时,改性后的人造石墨提高了对碳酸丙烯酯(PC)系电解液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7.
废人造石墨用作锂电池负极的表面氧化成膜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人造石墨在室温下经30%的双氧水氧化, 真空干燥后进一步用LiOH浸渍处理或与Li2CO3共混后在N2保护下升温处理, 在人造石墨表面形成类SEI膜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分析表明, 表面氧化成膜处理使得人造石墨表面形成以Li2CO3为主要成分的膜层, 石墨颗粒表面的氧含量增加, 含氧官能团增多. 样品的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 氧化成膜样品的放电容量均超过323mAh/g, 均大于处理前的255.5 mAh/g, 前50次循环的可逆放电容量基本没有衰减, 仍保持在317mAh/g以上, 说明氧化成膜处理有利于减少形成SEI膜时锂离子的消耗, 抑制溶剂和电解质的分解, 充放电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张永刚  王成扬  闫裴 《化工进展》2004,23(3):248-251
掺杂法是进行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炭负极材料改性与修饰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内外以硼作为掺杂原子进行炭负极材料改性的方法的总结,举例分析了浸渍法、包埋法和共混法掺硼的特点,并指出了目前掺硼工艺中存在的硼在炭材料中的分散不均匀和硼含量较低的两大问题。此外,总结介绍了前人关于硼与炭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从理论上分析探讨了掺杂硼炭材料的特点以及掺杂硼炭材料用作锂二次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并且指出添加硼元素后,炭负极材料的各种容量都有所提高,而今后的任务之一就是降低不可逆容量。  相似文献   
9.
在过渡金属化合物氯化钴参与下低温(<1000℃)处理中间相炭微球(MCMBs),制备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炭负极材料。Raman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热处理后MCMBs以低温炭结构为主,但微球表面的碳微晶尺寸较内部增大;电化学恒电流测试表明,热处理后MCMBs的可逆容量明显提高,在不降低充电容量的前提下将首次库仑效率从52.2%提高至86.7%,循环性能也得到积极改善。认为热处理后MCMBs电化学性能的提高是由于低温催化热处理使得材料表面结构更加有序化,从而阻止电解液分子的进入及发生不可逆电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
活性氧化铝载体的孔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永刚  闫裴 《工业催化》2000,8(6):14-18
本文阐述了载体活性氧化铝孔的产生及类型,提出了孔结构的网络模型,讨论了影响氧化铝孔结构的几种因素,介绍了几种控制孔结构的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氧化铝孔结构与其它物性间的关系而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