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0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高分子生物材料构建类似细胞外基质的三维支架,用于诱导细胞粘附、生长、迁移和分化,从而修复受损组织或器官。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辅助工艺制备三维组织工程支架能克服传统制备工艺中支架有机溶剂残留量高的问题,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国内外SC-CO2辅助技术,如SC-CO2辅助发泡、SC-CO2辅助相分离、SC-CO2辅助干燥、SC-CO2辅助静电纺丝等在三维组织工程支架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ACA微胶囊固定化细胞发酵木糖醇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考察了以游离酵母细胞、海藻酸钠固定化细胞、壳聚糖 /海藻酸钠 (ACA)微胶囊固定化细胞的木糖醇发酵 ,发现与游离、海藻酸钠固定化发酵相比 ,微囊化发酵转化率更高、更稳定。其转化率稳定在 65 %左右 ,发酵周期约为 5 0h。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囊化固定细胞进行木糖醇发酵的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微胶囊技术用于木糖醇的高细胞密度发酵 ,采用均匀设计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 ,得到仅含 6 .8g/L酵母浸膏的优化培养基配方 ,与文献中针对游离发酵的优化培养基相比 ,新的培养基配方使木糖转化率从 82 .9%提高到 88.0 %。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聚乳酸药物缓释微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L-聚乳酸为模型体系,超临界CO2为抗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制备聚乳酸微球.考察了压力、温度、溶液浓度、溶液流速、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聚合物分子量等参数对制备微球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工艺参数,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控微球粒径,所制微球平均粒径0.67~6.64μm,溶液浓度及其流速为主要影响因素;实验条件一定时,采用二氯甲烷-丙酮混合溶剂及强制分散溶液法制备得较小粒径微球.释放度实验结果表明,微球按一级释放方程释药,具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以PLLA和β-TCP为原料以高温低压力条件下的模压成型作为成型手段,制备了β-TCP/PLLA复合骨折内固定材料,并对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对影响材料的最终力学性能的因素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以较低的成形压力(5 MPa)、200℃的成形温度,β-TCP粉末含量为20%时,制得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约为80 MPa,抗压强度约为75 MPa,基本满足骨折内固定的要求,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丝素蛋白为原料,以六氟异丙醇为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SEDS)工艺制备了丝素纳米颗粒。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压力、溶液浓度、溶液流速和CO2流速等因素对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分布的影响,并通过Zeta电位、HS-GC、FTIR、XRD和DSC等技术手段对制备的丝素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动态激光光散射仪检测结果表明:随压力、溶液浓度和流速的增大,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增大;随CO2流速的增大,丝素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减小,最小达到298nm。丝素纳米颗粒Zeta电位为?39mV。HS-GC表明丝素纳米颗粒有机溶剂残留量为20μg/L。FTIR表明经SEDS工艺处理后丝素化学结构和官能团不会发生变化。XRD和DSC显示经SEDS工艺处理后丝素内部分子结构发生重排,由无规则卷曲向β折叠转换。  相似文献   
7.
采用环境友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制备油茶籽油,考察了压力、时间、温度和二氧化碳流量等因素对茶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参数:当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35℃、CO2流量30L/h、萃取时间为3h时茶籽油萃取率可高达44.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出的茶籽油,无需进一步精制即可达到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T2716—2005,而除含皂量、水分及挥发物外的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级茶油标准GB11765—2003;GC/MS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富含73.6%不饱和脂肪酸。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技术萃取茶籽油具有操作简便、萃取率高、无溶剂残留、绿色环保等优点,萃取出的茶籽油具有较高的品质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临界CO2技术制备的甲氨蝶呤纳米粒为小分子模型药物,采用高压静电抗溶剂法制备甲氨蝶呤-聚乳酸复合微球。用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该载药复合微球进行表征,并研究其载药量、包封率和药物释放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甲氨蝶呤-聚乳酸复合微球表面光滑,粒径分布范围在10~50μm之间;FT-IR表明,在高压静电抗溶剂过程中聚乳酸化学结构无变化,有利于其作为药物载体;随着理论载药量增加(2.5%、5%和10%),包封率减少(18.0%、7.1%和2.3%);甲氨蝶呤从聚乳酸微球中释放具有长效缓释的性能,无突释效应。  相似文献   
9.
杨丁柱  陈爱政  王士斌 《化工进展》2014,33(3):696-702,709
组织工程支架是组织工程研究的关键要素之一。然而,传统制备方法存在操作条件复杂或有机溶剂残留量高等问题。本文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操作条件温和、可以将相分离与干燥过程合二为一、有效地去除有机溶剂等优点,简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中应用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体阐述了制备出具有致密无孔结构、孔洞结构以及三维纳米纤维结构的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随后对其目前存在的不足,如该项技术缺少系统的理论研究、部分制备出的支架不利于传质、负载生长因子和细胞粘附等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相转化技术制备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孔洞相互贯通、微观粗糙纳米纤维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朱利会  陈爱政  王士斌 《化工进展》2014,33(7):1832-1838
肺部给药作为一种非入侵式的给药方式,在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给药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高分子多孔微球是最适合肺部给药的药物载体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高分子多孔微球的几种传统制备方法,分析了这些制备方法在不同的条件下存在的优点及缺点。随后本文针对传统的高分子多孔微球制备条件难以单独控制,药物不能有效包封等问题,对近年来研究者们为了提高多孔微球的性能对其进行的物理化学改性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观点。最后对肺部给药用高分子多孔微球不同的制备方法的相互结合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