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8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9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0Cr15Ni5WMoVNb钢(%:0.068C、14.54Cr、5.32Ni、0.88W、0.92Mo、0.20V、0.10Nb)经5 t中频感应炉+2 t真空电渣重熔炉冶炼,经锻造、热轧成Φ45 mm棒材,试样经1 000℃30 min固溶空冷+-70℃2 h冷处理后进行400~600℃4 h时效空冷。试验结果表明,在450℃时效0Cr15Ni5WMoVNb钢的强度最大,以准解理断裂为主,冲击功低为40 J,随时效温度上升,冲击功显著上升,强度下降,在510℃时效该钢有良好的强韧性,抗拉强度R_m 1300 MPa,屈服强度R_(p0.2)1100 MPa,冲击能A_(KV) 100 J。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耐蚀马氏体时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800℃固溶处理后的组织遗传了锻态的晶粒形态、尺寸及高密度缺陷,使固溶处理后的马氏体也具有高的缺陷密度,并增加了组织中残余/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从而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强韧性。较高温度固溶处理奥氏体发生回复和再结晶,其缺陷密度的降低使最终马氏体时效强化效应下降,而且残余/逆转变奥氏体量也下降,从而使材料的韧性水平下降。该试验钢固溶处理温度低于传统的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固溶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预处理温度对Cr-Ni-Co-Mo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强度的影响,其内容包括预处理温度对原始锻态粗晶遗传及自发再结晶的影响,以及对最终热处理后残留+逆转变奥氏体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 ℃以下预处理遗传锻态粗晶,即通过α′→γ切变机制形成高缺陷密度的奥氏体。预处理温度升高,最终750 ℃固溶、-73 ℃冷处理后的残留奥氏体量,以及500 ℃时效的残留+逆转变奥氏体量减少,因此最终的抗拉和屈服强度升高。预处理温度提高到800 ℃以上,则不再影响最终热处理后的残留+逆转变奥氏体量,因此抗拉和屈服强度趋于稳定。900 ℃以上预处理遗传的锻态粗晶自发再结晶使晶粒细化,降低形成的奥氏体内的缺陷密度,降低750 ℃固溶处理后奥氏体内累积的缺陷密度,最终的时效强化效应下降,导致晶粒细化并不能提高最终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合金钢锻后冷却和退火过程中的开裂问题,研究了M54高合金超高强度钢高温奥氏体化后冷却过程中的相变,以及相变产物对硬度、塑性和韧性的影响,并据此评价锻件冷却和回火过程中的开裂倾向。结果表明,M54钢高温奥氏体化后空冷到室温,随后630℃退火硬度最低,塑性和韧性最好,以此判定实际生产锻件从高温需冷透后再进行退火,锻件开裂的倾向最小,如果退火之前未完全冷透则使材料极度脆化,锻件开裂的倾向最大;高温奥氏体化后直接进入630℃炉内保温不仅不能降低硬度,反而弱化了晶界降低塑性和韧性,因此锻后进入630℃炉内保温同样增大锻件开裂倾向。  相似文献   
5.
对比研究了Cr-Mo-Ti马氏体时效钢800和1 000℃固溶处理试样不同温度时效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450~540℃时效后,800和1 000℃固溶处理的试样强度相近,但800℃低温固溶处理的试样冲击韧性优势较大。微观组织观察表明,800℃低温固溶处理以非扩散α′→γ形成奥氏体,致使最终形成的马氏体内缺陷密度较高,有利于增强时效强化效应,从而提高强度,而且更多的残余/逆转变奥氏体能显著改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6.
低活化钢中MX相析出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合金成分的低活化钢中MX(M=Ta,X=C、N)相在750℃下保温不同时间的转变行为,低活化钢中Ta的稳定析出相为TaC。经1050℃固溶处理后,平均尺寸约150nm的未溶TaC颗粒钉扎原奥氏体晶界和板条束界,阻碍晶界和板条束界的迁移。经750℃回火后,在晶界和晶内析出尺寸为15~45nm细小弥散的TaC相。低活化马氏体钢回火过程中回溶的Ta原子在随后的析出过程中在新位置形核,而不是在原TaC颗粒上形核长大,导致低活化马氏体钢中TaC有较小的长大速率。在回火初期,TaC在基体中共格析出,在长时间回火过程中,TaC以特定的原子面(200)TaC、(111)TaC析出、长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微量强碳化物形成元素V、Nb和Ti对超低温用Cr-Ni-Co-Mo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强度和超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03%的Ti能够细化铸态组织,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而加入0.08%V或0.03%Nb对钢的组织并无较大影响,对试验材料的力学性能的提高无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清电视技术发展现状综述与应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高清拍摄、高清编辑、存储、高清显示以及HDV五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高清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和相关技术、产品,对高清应用中的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影视、声像技术的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较完整的技术参考。高清发展现状简述近年来,高  相似文献   
9.
借助于传统的末端淬火试验方法研究了添加Mo、Mo+B和Mo+Ni对改善中碳Cr-Mn-Si钢淬透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中碳Cr-Mn-Si钢及分别添加Mo、Mo+B和Mo+Ni时形成粒状贝氏体相变倾向较大,端淬试样空冷端即形成粒状贝氏体,因此端淬曲线上无法得到符合SAE J406标准的理想临界直径(DI)等淬透性定量信息。然而,端淬曲线的硬度与微观组织对应关系证明添加Mo、Mo+B和Mo+Ni均可降低粒状贝氏体相变倾向,增大马氏体形成能力,从而改善淬透性。虽然添加Mo+B时抑制粒状贝氏体相变、改善淬透性的效果明显,但易受钢中的冶炼残留Al和N的影响,而添加Mo+Ni复合改善淬透性的作用更具优势,且不受钢中的冶炼残留Al和N的影响,因此添加Mo+Ni成为改善中碳Cr-Mn-Si钢淬透性优选的合金化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30CrMnSiA钢作为对比,研究了典型成分G50超高强度钢在Ac1附近加热和冷却的相变过程,及退火硬度和退火制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针对现行成分控制要求的G50钢,在稍低于膨胀法测定的Ac1温度退火时形成的奥氏体,冷却后形成未回火马氏体导致硬度上升,原680℃退火温度已不适用,出现退火时间越长硬度越高的现象。多炉号试验验证表明,660℃×6 h退火虽有部分奥氏体形成,但原始正火马氏体相软化程度更大,能有效降低G50钢锻件硬度,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