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6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有机抑制剂在浮选中抑制黄铁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浮选中有机抑制剂对黄铁矿的研究进展.硫化矿有机抑制剂抑制性能取决于其分子结构.有机抑制剂按分子量可将其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两大类,这两类抑制剂各有优势,大分子抑制剂亲固基种类多、含较多亲水基团以及分子量大,对黄铁矿的抑制能力强;小分子有机抑制亲固基团中基本上都要求有硫原子或磷原子,同时也含多个亲水基,抑制能力不如大分子抑制剂,一般都与其它抑制剂组合使用,以增强其对黄铁矿的抑制作用.讨论了不同类型的有机抑制剂抑制黄铁矿的应用及抑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江西某钨重选尾矿钼回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某重选钨尾矿含SiO281.14%、含钼0.022%,钼矿物以辉钼矿为主要,且嵌布特征简单,具有较高的综合回收价值.为了兼顾尾矿作为水泥原料外销的现状,以尽量确保尾矿粒度不明显下降为原则,对试样进行了选钼工艺技术条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段阶段磨矿、1粗1扫4精l精扫、中矿顺序返回浮选流程处理该试样,最终获得了钼品位为46.520%、回收率为50.95%的钼精矿.  相似文献   
3.
用红外光谱测定合成黄原酸盐有机抑制剂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黄原酸盐有机抑制剂中引入了-CSS-,又存在多个亲水基.通过浮选实验考察了Cu2+对黄原酸盐抑制效果的影响以及黄原酸盐所携带亲水基团的个数和亲水亲油值对黄铁矿抑制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有机抑制剂的抑制机理.实验结果说明:Cu2+存在下多羟基黄原酸盐对黄铁矿的抑制效果依然良好,并在pH〉6范围内抑制作用趋于平稳.随着多羟基黄原酸盐带所带亲水基团的逐渐增多和HLB值的增大,抑制效果都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丙三醇黄原酸钠抑制磁黄铁矿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pH值、矿浆电位以及红外光谱, 探讨了丙三醇黄原酸钠抑制磁黄铁矿的作用机理。在丙三醇黄原酸钠作用下, 磁黄铁矿表面存在亲矿的-C==S吸收峰和亲水的-OH吸收峰, 抑制了磁黄铁矿的上浮; 磁黄铁矿的可浮性与pH值和矿浆电位存在着匹配关系, 在某一pH值下, 只有在适宜的电位区域磁黄铁矿才可浮。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有机抑制剂的铜硫分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采用无机抑制剂进行铜硫分离时铜硫分离效果差、伴生贵金属流失严重等问题,开发了新型有机抑制剂三羧基甲基-二硫代碳酸钠。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9~12、三羧基甲基-二硫代碳酸钠浓度为2.4×10-3 mol/L时,对黄铁矿抑制效果较好、对黄铜矿抑制作用较弱,可以实现低碱条件下的铜硫分离。采用三羧基甲基-二硫代碳酸钠进行黄铁矿、黄铜矿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获得了铜品位为31.69%、回收率为91.36%的铜精矿,实现了铜硫有效分离。应用Materials Studio分子模拟软件构建药剂、矿物模型,通过分子模拟方法探讨三羧基甲基-二硫代碳酸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药剂与黄铁矿、黄铜矿的作用能都为负值,其中与黄铁矿作用能为-98.70 kJ/mol,与黄铜矿作用能为-10.36 kJ/mol,故该药剂对黄铁矿抑制作用更强,对黄铜矿的抑制较差,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结果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铝土矿中的硫是影响氧化铝生产中的重要杂质之一,硫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氧化铝生产的指标。高硫铝土矿的矿石性质和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硫主要是以黄铁矿的形式赋存在矿物中,硫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及近年来研究的几种脱硫工艺,其中有浮选法脱硫、生产氧化铝湿法脱硫、焙烧预处理脱硫以及添加还原剂烧结法脱硫等几种脱硫技术,对不同脱硫工艺的效果分别进行了评述,并指出目前工业生产中选用浮选工艺除硫是很好的选择。研究低污染、低成本而又高效的除硫工艺,已成为选矿工作者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苗梁  彭建城  刘剑 《金属矿山》2015,44(9):62-64
江西某蓝辉铜矿石铜品位为0.30%,原生硫化铜仅占总铜的6.67%,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80.00%,主要铜矿物蓝辉铜矿多以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形式充填在脉石或黄铁矿粒间,大部分易与黄铁矿解离,细粒蓝辉铜矿与黄铁矿不易单体解离。为高效回收该铜矿资源,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7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铜硫混浮、混浮精矿1粗2精1扫铜硫分离、铜硫分离精选1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再磨至-325目占85%后再返回,其余中矿直接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20.29%、含硫42.97%、铜回收率为71.02%的铜精矿,以及硫品位为37.42%、含铜0.28%、硫回收率为80.04%的硫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和硫的回收。  相似文献   
8.
应用浮选特性指数分析有机抑制剂抑制毒砂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考查了复杂硫化矿浮选过程中在铜离子活化,丁黄药为捕收剂的条件下,多羟基和多羧基黄原酸盐有机抑制剂抑制毒砂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铜离子活化对毒砂影响不大,在pH6范围内,无论多羟基黄原酸盐还是多羧基黄原酸盐对毒砂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强弱顺序随着亲水基的增加而增强。同时通过浮选特性指数i的计算公式计算了实验用7种药剂的i值。这些药剂的浮选特性指数i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抑制剂的i值越大,抑制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开发和利用二次资源,对铅银渣进行试验研究。渣中银品位为158.3 g/t,金品位为1.02 g/t,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铅银渣具有水分大、可溶物含量高,粒度较细等特点。试验采用硫酸化焙烧—洗涤—磨矿后浮选的工艺,当硫酸用量为2.0 kg/t,焙烧温度为800℃,焙烧时间为4 h,磨矿细度-44μm含量占90%,T19用量为2.0 kg/t,硫酸铜用量为400g/t,酯-30用量为300 g/t时,进行闭路试验。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中矿单独处理的闭路流程,可获得银品位为1 755.48 g/t,银回收率为84.17%的银精矿,银精矿中金的品位为12.16 g/t,金回收率为90.52%的较好指标,实现了铅银渣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二次资源综合利用,对铅银渣进行了实验研究。铅银渣中银品位为245 g/t,金品位为1.52 g/t,金、银含量均较高。银的赋存状态研究表明,银主要以再造矿物铜蓝、硫化银混合相存在。结合银的赋存状态进行流程探索,确定采用水热浸出-浮选工艺流程。条件实验研究表明,液固比为2:1,浸出温度为70℃,浸出时间为2 h进行水热浸出,金、银在渣中富集率较高。当磨矿细度-0.044 mm占85%,粗选T19用量为4000 g/t,硫酸铜用量为600 g/t,酯-30用量为500 g/t时,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的闭路实验流程,可获得银品位为3805 g/t,银回收率为86.82%的银精矿,银精矿中金的品位为25.8 g/t,金回收率为94.96%的较好指标,实现了铅银渣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