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4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85篇
机械仪表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对低合金Mn Cr B系铸钢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了三种Cr含量(0.3%,0.6%,1.2%)的低合金Mn Cr B系铸钢,主要研究Cr含量对Mn Cr B系铸钢显微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试验铸钢采用中频感应炉熔炼后浇注成标准Y型试块,将试样在850℃奥氏体化后空冷至室温随后在220℃回火,对其显微组织及三体磨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r含量低(0.3%,0.6%)时,试验钢的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及少量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随着Cr含量的增加,试验钢的硬度增加,但是冲击性能下降。Cr含量为0.6%的空冷Mn Cr B系贝氏体铸钢拥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同时,其耐磨性能高于高锰钢30%。研究结果表明,低合金Mn Cr B系铸钢在空冷回火的热处理方式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耐磨损性能,是一种经济环保的新型耐磨铸钢。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V以及BAT工艺、BQ&P工艺、DBAT工艺对中高碳(~0.6wt% C)纳米贝氏体钢等温转变过程中奥氏体碳富集的影响。为了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时的组织转变,采用DIL805L型膨胀仪、X射线衍射仪(XRD)测量并计算残留奥氏体含量及其中碳含量,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等温转变过程中试验钢显微组织形貌,并统计M/A岛含量及尺寸。结果表明:V对贝氏体转变有抑制作用,使残留奥氏体中碳富集速率变慢;3种热处理工艺下碳富集速率不同,BQ&P工艺和DBAT工艺的碳富集速率均大于BAT工艺,可利用BQ&P、DBAT工艺弥补合金元素V推迟相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美国超塑成形设备及其相关技术,并就超塑成形技术的应用做了概述,对我国开展航天高压容器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ZL104合金在铸态及热处理状态下耐蚀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铸态及完全人工时效处理的ZL10 4合金在 5 %NaCl盐雾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扫描电镜 (SEM ) ,能量散射谱 (EDS)及红外光谱 (IR)等手段对材料不同状态下的组织及表面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腐蚀初始阶段 ,经细化和变质处理后的样品最先开始腐蚀 ,而未经处理的样品最后开始腐蚀 ,只经细化处理的样品居中。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 ,上述样品的耐蚀性发生变化。经 44h以上的连续腐蚀后 ,上述样品的腐蚀速率趋于稳定。此时 ,未经细化和变质的样品具有最大的腐蚀深度和面积 ,而经细化加变质处理的样品耐蚀性最佳。红外分析表明腐蚀产物由含羟基的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6.
15 0 0MPa级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钢的第一类回火脆性开始温度高于 36 0℃。实验表明 ,这并非由于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韧化 ,而是与无碳化物贝氏体中的膜状残留奥氏体有关。无碳化物贝氏体中机械稳定性较高的残留奥氏体可能是导致无碳化物贝氏体 马氏体复相钢第一类回火脆性开始温度升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通过超塑拉伸和压缩试验,用金属铅进行模拟实验,探讨了大型TC11合金压气机盘超塑性等温锻造的工艺参数,模具结构,锻坯形状尺寸及润滑剂的选择、并讨论了其模具材料及加热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低碳Mn-Cr系和低碳Mn-Si-Cr系低合金钢采用空冷和油淬方式分别处理成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和马氏体组织,探讨了显微组织和回火温度对钢的强韧性的影响.电镜分析表明,空冷处理的低碳Mn-Cr系和低碳Mn-Si-Cr系低合金钢中的贝氏体分别为典型贝氏体和无碳化物贝氏体.Formaster-F相变仪测定表明经空冷处理后,两种钢复相组织中的贝氏体含量均约为20%.力学性能实验表明,空冷低碳Mn-Cr系合金钢在未回火状态下就具有较高的冲击韧度.低碳Mn-Si-Cr系低合金钢油淬后的低温回火脆性开始温度约为220℃,而空冷后其低温回火脆性开始温度提高至360℃以上.示波冲击实验表明,未回火状态的空冷低碳Mn-Cr系低合金钢和360℃回火后的空冷低碳Mn-Si-Cr系低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冲击韧度是由于在该状态下实验钢具有较高的裂纹扩展功所致,因此,空冷低碳Mn-Cr系合金钢可在未回火状态下使用,空冷低碳Mn-Si-Cr系低合金钢必须在回火后使用,经340-360℃回火后,空冷低碳Mn-Si-Cr系低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9.
贝氏体相变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地总结了清华大学贝氏体相变研究组在贝氏体相变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 :①利用TEM、AFM、STM发现了钢及有色合金中的贝氏体超精细结构 ;②利用STM发现贝氏体表面浮突大多是由与超亚单元相对应的“帐篷型”小浮突群组成的 ;③利用TEM和STM证实了三维巨型台阶存在的普遍性和可动性 ;④发现钢中贝氏体碳化物在α/γ界面的γ侧形核并向奥氏体内生长 ;⑤概述了贝氏体的激发形核 台阶长大机制及其理论计算 ;⑥用前述相变机制解释了贝氏体的多层次复杂结构 ,以及上贝氏体、下贝氏体等不同形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Ti-24Al-14Nb-3V-0.5Mo合金的超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度及应变速率对Ti-24Al-14Nb-3V-0.5Mo(at.-%)合金超塑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80℃,3.5×10~(-4)s~(-1)的最佳超塑变形条件下,合金显示出较高的超塑性;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为0.69,拉伸延伸率El.为818%.根据其细小的α_2+β_0两相组织和等温拉伸的试验方法,确定合金的超塑性属于细晶组织超塑性.在超塑变形过程中,合金无空洞产生,显微组织发生动态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